古诗 | 再用韵简赵簿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岳 |
释义 | 再用韵简赵簿原文相逢倾盖几何时,世俗於君亦诡随。但觉文名惊朽钝,径令诗腹化神奇。 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 洗耳正须过习簿,强於太乙夜烧藜。 诗词问答问:再用韵简赵簿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参考注释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 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几何(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世俗(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诡随谓不顾是非而妄随人意。《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毛 传:“诡随,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者。” 朱熹 集传:“诡随,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 唐 罗隐 《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訕谤;俛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钦若 性倾巧,敢为矫诞,知节薄其为人,未尝诡随。”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歷来所遇,变化万端,阴险诡随如此辈者甚多。” 文名因文章写得好而获得的名声 他们俩很有文名 朽钝衰朽愚拙。多作谦词。 汉 王粲 《从军行》之五:“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唐 于逖 《野外行》:“幸以朽钝姿,野外老风霜。” 明 刘基 《送钱士能之建昌知州序》:“未几,余亦以朽钝辞归。” 神奇非常奇妙的 拿着这张神奇的纸就可以和我一样通行无阻 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长江三峡》 别来(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三秋(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个月 (3)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一字师谓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载 李相 读《春秋》, 叔孙婼 之“婼”应读“敕略切”, 李 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补遗》卷十三:“ 杨诚斋 与同舍谈及 于宝 。一吏进曰:‘乃 干宝 ,非 于 也。’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以呈,‘干’字 * 云: 晋 有 干宝 。 诚斋 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师。’”又 清 乾隆 时有某方伯蒞 浙 ,见文牍中有“鳖子亹”三字,一吏谓“亹”见于《大雅·凫鹥》,旧注音门,方伯谓“子即吾一字师”。见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鳖子亹》。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一字师》:“ 郑谷 在 袁州 , 齐己 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 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己 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 谷 为‘一字师’。”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卷一载 元 萨天锡 送 濬天渊 入朝,有“地湿厌闻 天竺 雨,月明来听 景阳 鐘”之句,“闻者无不膾炙,惟 山东 有一叟鄙之……曰:‘措词固善,但闻字与听字一合耳!’公曰:‘当以何字易之?’叟徐曰:‘看 天竺 雨。’詰其‘看’字,叟曰:‘ 唐 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公俯首拜为‘一字师’。” 宋 曾吉父 《送汪内相赴临川诗》有“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宫里近题诗”。 韩子苍 改“中”为“深”,改“里”为“冷”, 吉父 闻之以 子苍 为一字师。见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卷三。又 五代 张迥 《寄远诗》有“蝉鬢凋将尽,虬髥白也无”句, 齐己 改“白也”为“黑在”, 迥 遂拜作一字师。见 宋 阮阅 《诗话总龟·评论二》引《郡阁野谈》。 洗耳(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2).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乙夜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后汉书·百官志三》“左右丞”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仪》:“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鐘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旧唐书·李百药传》:“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 羲 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赵翼 《邸抄》诗之二:“由来乙夜观今古,总作旋枢布政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