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盲人摸象》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联系课文,理解“争先恐后”、“各执己见”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看问题要从多角度,全面地去分析。 【教学方案一】 一、邀趣引入。 1.出示两幅图画,猜猜是哪两个汉字,并说说这两个汉字的特点。 2.板书“盲”,理解“盲人” 3.学习象形字“象”,形声字“摸”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什么是寓言。 三、初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2.找出不懂的词。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了解“王宫”的样子,理解“围观”一词的含义,并演示。 3.小结升华:据说这头大象是一个外国使者进献给国王的,当地的人谁也没见过大象的样子,那么当有人从王宫把这头大象牵出来时,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呢?(想象) 4.通过想象了解“争先恐后”的含义,并朗读。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导读第1个盲人说的话,理解盲人的心情。 2.自由读2、3、4、5盲人说的话。 3.出示盲人说话的内容,多种形式朗读。 4.理解“各执己见”的含义。 六、讨论。 1.为什么5个盲人说的不一样呢? 2.他们谁说的对? 3.如果你是盲人,会对盲人说些什么? 七、理解寓意。 观察实物,了解看一个物,一个人,一件事要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 【教学方案二】 一.揭示课题 问:“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他们感知事物的方法与我们不同,他们摸象的结果怎样? 二.范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指导学生借助注音认读生字词,注意“簸箕”第二个字读轻声。 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记住这些字。 3.小组汇报,并提出疑难字,师重点指导。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说一说文章写了什么事?(文章记叙的是五个盲人根据自己摸到的大象身体的不同部位,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部分,就是大象的样子他们各执一词,争论半天也没弄清大象的样子。 3.指名读第一段 4.了解“王宫”的样子,理解“围观”一词的含义。 5.小结升华:据说这头大象是一个外国使者进献给国王的,当地的人没见过大象的样子,那么有人从王宫把这头大象牵出来时,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呢?(想象) 6.通过想象了解“争先恐后”的含义,并朗读。 7.指导朗读第一个盲人说的话。理解盲人的心情。 8.自由读2.3.4.5个盲人说的话。 9.出示盲人说话的内容,多种形式朗读。 10.理解“各抒己见”的意思。 五.讨论思考:为什么这5个人同摸一头象却“争论了半天”,谁也没弄清楚大象是什么样子? (引导学生体会这5个人所描绘的是没有错误的,但这都只是大象身体的局部,都是片面的,从而使学生领悟中心;看问题不要片面或只凭自己的经验妄加推测。) 六. 设计情景: 现在,你是一个旁观者,体会对他们说些什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七.理解寓意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了解看一个物一个人一件事,要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