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磁器口。” “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哟,你看!”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又飞来一只,它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在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 “飞吧,你飞吧!”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前言】 《小萝卜头的故事》选自长篇小说《红岩》,这段历史离孩子们很远,由于他们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所以理解起来很难。为此,我采用了多种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学习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6*民6*dang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教学建议】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注意“薄”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三、理解课文 师: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的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 1、学生读熟段落。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想到了什么?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四、拓展延伸师: 1、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写在小笔头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