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动物的远游》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许多动物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它们能够分辨方向,即使到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认路回家。这真是令人惊讶! 你看,那小小的蜜蜂,能够飞离蜂巢好几千米去采集花蜜,回家时从不迷路。曾经有人从蜂房中取出一些蜜蜂,在它们身上做记号,然后放在盒子里,带到较远的地方后才将它们放出来。这些蜜蜂在空中转了一两圈,便很快飞回原来的蜂房。 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它们的远游,不但路程远,所需时间长,而且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规律性。我国的鲈鱼,在初夏之际,从近海逆流游到河口,直到秋天产卵后,才回到近海去。 鸟类远游的本领更加惊人。早在两千多年前,人类已经利用鸽子传书。飞得最远的鸽子,曾经从法国飞越欧亚大陆,回到越南。这只鸽子当时被关在船舱里,带到了陌生的法国。也许你会说,鸽子由人饲养,一般都接受过训练。可是,燕子没有经过训练,回家的本领却并不亚于鸽子。有人在德国捉了七只燕子,用飞机送到英国伦敦附近,再把它们放出去。两地距离有一千多千米,竟然有五只燕子飞回了老家。 动物在远游迁徙的旅程中,往往要克服很多障碍。它们的耐性和毅力,都叫人佩服不已!三文鱼在河里出生后,便顺流游到海洋去。它们在海洋生活一至三年后,成群结队回到故乡产卵。在河里逆流而上的时候,它们拼命地跳跃,往往因此弄得伤痕累累,甚至连鱼鳞也脱落下来,但是,它们仍然坚忍不拔地继续前进,直至到达目的地。 除了惊人的耐性和毅力之外,动物认路的本领也确实令人诧异。举夜莺为例吧,冬天快到了,当成鸟南飞的时候,幼鸟的羽毛还没丰满,幼鸟一旦羽翼长成,便都能自然地找到远游的方向,飞到从未去过的越冬地。这些奇怪的现象,生物学家还在研究,尚未完全找到答案。 大自然的奥秘,真叫人想不透呢! 【前言】 《动物的远游》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动物具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分辨方向,认路回家。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入题,板书课题。 2、释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⑴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哪些动物的远游? 2、学生自读课文。 3、反馈交流学习情况。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动物远游的本领是什么? 2、指导朗读。 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反复精读课文,边读边批画: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哪两种动物的远游,它们远游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自学要求,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批画,解决以上问题。 3、分小组合作学习,读懂的内容在组内交流,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在组内讨论。 3、反馈合作学习情况。 4、引导梳理内容,了解写法特点。 五、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 六、小结全文。 七、课外拓展练习:写一种你熟悉或喜欢的动物,写出它的某种本领或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