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mèi)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前言】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方法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全文内容浅显,叙述清楚,重在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学习目标】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践操作理解、运用文中词句。 3、感悟创造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课前,想请大家认识两样东西。 1、看五角星 你觉得这些五角星怎么样?在哪儿见过?板书:五角星 2、拿苹果交流:吃过吗?感觉如何?知道苹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预习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在苹果里还有什么?书:苹果里的 3、过渡:看样子,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好了,能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吗?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映示生字:练读 2、映示新词:练读 3、通过预习,你认为这些生字新词中,哪些字的哪些地方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4、大家生字新词的预习能力很强,课文朗读预习的怎么样呢? 指定五位同学,并对其他学生提出听读要求: 如果谁能听出他们朗读中的错误,那就说明你的水平更高。请每位同学手中拿一支笔,准备记下他们读错的地方,等一位同学读完了再指出他读错的地方。 5、通过预习,和刚才听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点拨: (1)常客。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2)苹果有两种切法。 (3)…… 6、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引出切苹果,看苹果里的五角星。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引导讨论:小男孩是如何切的?学生比划动作,理解“拦腰”和“切下去”,映示图片。 2、我们平时一般是怎么切的?映示图片。大家都是这样一种切法,那么这种切法就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通常)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这种通常的方法来切,没有人用其他的方法来切,这种切法还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循规蹈矩的切法),这种切法我们都很熟悉,那么这种切法又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不生疏) 3、小男孩的切法可以说成是一种什么样的切法? 4、我们的切法和小男孩的切法不一样,谁能用连贯的话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况?如果能用上“却”这个字就更好了。 指导不同的说法,如:通常、循规蹈矩等 5、弄清楚了这两种不同的切法,现在我们请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合作,一只苹果按通常的方法切,一只苹果按小男孩的方法切,切后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6、交流: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却……”、“横切面”、“清晰”……,并在观察中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指导造句:你平时清晰地看到过哪些东西? 映示文中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读后比较: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 7、刚才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切法,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从未见过“拦腰”切的方法,所以也从未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不同常规的方法带来了不同常规的结果。对于这两种情况,谁也能用连贯的话来说说我们的感受,最好也能用上“却”。 引导不同的说法。 映示文中的一段话,读。 8、小结: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切法切开了苹果,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也描述了我们亲自体验后的感受,并且用上了文中的新词。现在能不能把这个过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要注意说清楚怎么切的,说清楚看到了什么,说清楚自己的感想,尽量学用上文中的词句。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说。 小组内练习,推选代表。 指名代表发言。 9、讨论:你喜欢哪种切法?为什么喜欢这种切法?自读第五自然段,看能不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一些词句来回答:我喜欢小男孩的切法,是因为。 (1)自读思考 (2)交流:指导用上“魅力”“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