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zhǒngzi cóng nítǔli 种 子 从 泥 土 里, shēn chūliǎngpiànnèn yá 伸 出 两 片 嫩 芽。 tāshìzhēngkāi yǎnjing 她 是 睁 开 眼 睛, xúnzhǎo bàbamāma 寻 找 爸 爸 妈 妈, hái shi shù qǐěrduo 还 是 竖 起 耳 朵, tīngfēng er shuō huà 听 风 儿 说 话? bù 不, tāshìzhāngkāi shuāng shǒu 她 是 张 开 双 手, xiàngzhe lántiān hūhǎn 向 着 蓝 天 呼 喊: wǒyàoyángguāng 我 要 阳 光! wǒyào yǔlù 我 要 雨 露! wǒyàokuàikuàizhǎngdà 我 要 快 快 长 大! 【教材简说】 。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在反复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教给学生初步的阅读方法。 4.初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建议】 一.教学过程 (一)拼读——初步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声调,分清平翘舌。(师不念体,以音节,汉字展示出来,生自己拼读,弄清要求。以便让学生养成运用拼音的习惯,以达到巩固掌握拼音的目的.)拼读的声音让老师听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同桌赛读,看谁读得通。注意互相指正。 3.检查拼读情况。 (二)生点读课文,(让学生养成看字,点字,读字的习惯)完成思考题:(学生借助拼音读懂题目) 1.课文共有_____话,分别是——个句号,——个问号,——个感叹号,合起来是——句话。 2.文中的“她”和”我“是指——。 3.同桌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4.代表自荐汇报学习情况,师根据汇报情况指导。 (三)熟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 1.小苗是在寻找爸爸妈妈吗? 2.小苗是在听风儿说话吗? 3.小苗到底在干什么? 4.小组展示。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启发诱导。 (四)有感情地朗读。 1.师指导感叹句的读法。 2.生独自读,体会语气。 3.同桌赛读,谁读得好? 4.评价,挑战。(生自荐读,生评价挑战) 5.朗读: 1)齐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后半句,齐读三个感叹句。 2)师生齐读第一句,男生第二句,女生后半句,师生齐读三个感叹句。 3)听录音课文朗读。 (五)课堂小结:小苗那么渴求长大,我们应该爱护它,帮助它。学校的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做他们的朋友。 六.作业布置: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问句。 2.小苗长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还需要_____________。 3.小苗对着蓝天呼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1.画出你喜欢的小苗。 2.课后种一颗种子,观察种子发芽,小苗生长情况。 板书设计: 要阳光 小苗——呼喊{}要长大 要雨露
一.拼读——初步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声调,分清平翘舌。(师不念体,以音节,汉字展示出来,生自己拼读,弄清要求。以便让学生养成运用拼音习惯,以达到巩固掌握拼音的母的.)拼读的声音让老师听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同桌赛读,看谁读得通。注意互相指正。 3.检查拼读情况。 二.生点读课文,完成思考体:(学生借助拼音读懂题目) 1.课文共有_____话,分别是——个句号,——个问号,——个感叹号,合起来是——句话。 2.文中的“她”和”我“是指——。 3.同桌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4.代表自荐汇报学习情况,师根据汇报情况指导。 三.熟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 1.小苗是在寻找爸爸妈妈吗? 2.小苗是在听风儿说话吗? 3.小苗到底在干什么? 4.小组展示。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启发诱导。 四.有感情地朗读。 1.师指导感叹句的读法。 2.生独自读,体会语气。 3.同桌赛读,谁读得好? 4.评价,挑战。(生自荐读,生评价挑战) 5.朗读: 1)齐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后半句,齐读三个感叹句。 2)师生齐读第一句,男生第二句,女生后半句,师生齐读三个感叹句。 3)听录音课文朗读。 五.作业检测: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问句。 2.小苗长大需要——,——,还需要————。 3.小苗对着蓝天呼喊,是因为————————————————————————————————。 拓展:课后种一颗种子,观察种子发芽,小苗生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