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树根》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荒野上,很久没人理睬。 有位老太太看见了,把它抱回家,高兴地说:“嘿!这树根,劈开来能烧饭呢!” 老太太的老伴是木匠,他发现了树根,连忙拣出来,笑着说:“这树根,能做两张小凳子呢!” 老太太的儿子是艺术家,他看见树根,眼睛一亮,激动地说:“啊!这树根长得很奇特,很美,是多么有价值的材料啊!” 他望着树根仔细琢磨,顺着它的形状精心雕刻,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把树根雕成了一只振翅飞翔的老鹰。 这件优秀作品放在展览馆里,受到了们的称赞。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分别想拿树根干什么,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3.“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在导入阶段教给学生抓关键句子质疑的方法,然后以“疑”,引 4.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认识水平”的人。 【教学方案一】 一、板书课题,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2.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指名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议一议,哪些地方读音需要注意。 3.互相交流,哪些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字形。 “丢”字是“去”字上面加了一撇。“位”“伴”“终”“优”都是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生字,而且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艺”字是上下结构,“艹”下面是个“乙”字。 4.老师针对难字加以指导 5.学生空临,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6.互相临写,互评互议。 三、指导认读,巩固生字 1.卡片显示认读字。 Qì huāng cǎi pī shǎo jī jià zhí jīng 弃荒睬劈烧激价值精 2.老师范读 3.学生互说认读难点。 4.指导学生克服难点,多种形式认读。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 【教学方案二】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检查认读字的掌握情况。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树根? 老师: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荒野上无人理睬,这时来了位老太太,把它抱回了家,老太太家有三个人,他们准备拿树根做什么? 老太太把它捡回来,准备劈开烧饭。 老太太的老伴准备把它做成两张小凳子。 老太太的儿子打算把它雕刻成一件很有价值的艺术品。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1)艺术家把它雕刻成了艺术品吗? (2)这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价值?(与柴、凳子有什么不同?)艺术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创造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类的享受或有益的启发。 (3)体会“很长时间”“精雕细刻”,感悟艺术家艺术创造的不容易。 三、再读课文,交流体会 1.你从本课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自由交流,指名回答。 3、老师小结 一个人认识境界不同,他对待事物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知识,成为一个有“高认知水平”的人。 四、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假设老太太和老伴木匠也来到展览馆里观看他们儿子的要雕作品,他们会有些什么表现? 【教学方案三】 一、词语积累。 丢( 丢开) ( 丢弃) ( ) ( ) 位( ) ( ) ( ) ( ) 伴( ) ( ) ( ) ( ) 美( ) ( ) ( ) ( ) 二、填数量词。 一( )树根一( )小凳一( )艺术品一( )木匠 三、比一比,再组词。 丢( ) 于( ) 伴( ) 位( ) 去( ) 余( ) 半( ) 拉( )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这树根能做两个小凳子呢 2.多么珍贵的材料这树根能雕刻成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 3.这根雕作品太精美了 五、我会填。 ( 高兴地) ( ) ( ) ( ) 说( ) 看( ) 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