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猫和老鼠》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学习目标】 1、认识“鼠、偷、眯、慢、咪、胡、须、迷、糊、饱、抓、谜”12个生字;会写“欢、咪、猫、饱、眯、迷、谜”7个汉字。学习“反犬旁”、“食字旁”、“目字旁”3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方案一】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看!(出示猫、鼠图。)(贴:猫图、老鼠图)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92面,(板书:和)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师范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读儿歌,找出会认字。 1) 学生自由读儿歌。 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在你们读书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在你们读书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例如: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看拼音读……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下面就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 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 2) 学生齐读课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课文读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3) 出示卡片,认读会认字。 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可爱的猫和老鼠吗?这首儿歌里的字宝宝也很喜欢大家呢!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4) 回到课文,圈生字。 生字宝宝很淘气,瞧呀!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快快,赶快拿出我们的笔把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找到,可别让他们跑掉了。咱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把生字宝宝找到。(发现有同学找到了,师:你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宝宝找到了,再把它读一读吧。其他的同学可要加油哦!) 2、认读会认字 1) 贴字卡,识记会认字。 聪明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呼唤,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出来,让我们和它交个朋友好吗?(学生一起呼唤)(师贴字卡) 这些字宝宝从课本里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女生读第一排,男生读第二排) 课间休息:读儿歌(老师拍手范读,学生自由试读,大家拍手齐读) 同学们,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老师呀!十分喜欢这首儿歌,我读着读着,还拍起手来了,你们想看看吗?请大家坐好了,认真听、仔细看。(老师拍手范读)你能像老师这样也试着读读吗?(学生自由试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学生一起拍手齐读) 3、认记字形 1) 分析“迷、谜、咪、眯”4字字形、字音。 (从以贴出的字卡中拿出这四个字,单独再贴出。) 同学们真聪明!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了。光认识了可不行呀!我们还得想办法把它们牢牢的记住呀! 你们瞧瞧这四个生字宝宝有些什么关系呀? 生:读音相似、都有一个米字…… 是的,这四个生字宝宝呀,都有一个“米”字,仔细看,瞧它们的“米”字有什么不同呀? 生:“眯”和“咪”的最后一笔是一捺,“迷”和“谜”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2) 指名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同学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你还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吗? 指名学生分别用“鼠、偷、慢、胡、须、糊、饱、抓、”8字领读、组词、造句、做动作等方法来巩固生字。 3) 去掉拼音读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自由读(学生互相考察,评价,给读得全对的同学画红花)指名学生读,齐读) 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 小结:同学们可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宝宝手拉手,成为好朋友了! 三、趣味朗读,感悟理解 1、自读课文,师生表演。 这篇课文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边读儿歌边表演吧! 2、理解“谜” 问:哎!这只老鼠可真可怜呀,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的原因。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觉得花猫怎样呢? 【教学方案二】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文录音带,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本课生字可以采用随文出现的方式呈现。有条件的可根据韵文制作课件,以动画形式出现,同时将韵文展示出来。 2生字的识记 (1)让学生自由认读认识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领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的“鼠”“抓”。 (3)在朗读短文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重点指导“咪、眯、迷、谜”和“胡、糊”两组形声字。 学习带生字的词语,如“猫咪”“欢喜”“眯着”“迷路”“谜语”等。 3生字的巩固 (1)给生字注音。 (2)生字游戏:送生字回家。 (3)通过组词、扩句练习,进一步巩固四个形声字的音、形、义。 (4)辅导编讲故事。要求故事中运用本课的生字。 4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的6个字中,“咪、迷”是两个互相关联的形声字,可在识字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重点指导含有2个新部首的字。“犭”的书写顺序是:撇、弯钩、撇,注意第三画撇不能出头。“饣”的书写顺序是:撇、横钩、竖提。 (三)朗读指导 1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即可,速度要求不可过快。 2熟悉课文后,应要求学生按正常速度朗读。本课儿歌句式工整、韵律和谐。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韵味。 (四)感悟、理解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先看图,初步了解课文;再观察挂图或课件,听教师朗读或听录音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2课文通俗有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生朗读的要求,让学生读出童趣,从中感悟,引发学生的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