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唯诗书常能裕后子孙见闻止此虽中材不致为非
释义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唯诗书常能裕后子孙见闻止此虽中材不致为非

格言,厅堂

对联全文

上联: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下联:唯诗书常能裕后子孙见闻止此虽中材不致为非

对联备注:

(吴门故家厅堂联训词深厚)

参考注释

孝友

(1).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诗·小雅·六月》:“侯谁在矣, 张仲 孝友。” 毛 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后汉书·韩棱传》:“ 棱 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餘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夫人在家,以聪明孝友为父母所偏爱。” 宋 王安石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诗:“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李生孝友》:“余因叹其处人伦之变,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谓贤矣。”

(2).指对兄弟友爱。《书·君陈》:“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国语·晋语四》:“ 文王 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刑于 大姒 ,比於诸弟。” 韦昭 注:“善兄弟为友。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 虢叔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城 孝友,不忍与其弟异处,皆不娶,给侍终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昔 王祥 、 王览 当 东汉 之末,兄弟隐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于世。” 清 刘大櫆 《张豹林墓志铭》:“先君性孝友,以授徒为生,而所得馆俸,輒分以与诸兄弟无难色。”

乃可

(1).竟可。《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2).才可。《百喻经·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

(3).岂可,那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张季鹰 纵任不拘,时人号为 江东 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南齐书·张敬儿传》:“足下乃可不通大理,要听君子之言,岂可罔灭天理,一何若兹?”

(4).宁可;宁使。《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将来今日目前,见这箇弱事,乃可不要富贵,亦不藉你官职。”

传家

(1).传家事于子孙。《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李贤 注:“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曲礼》曰:‘七十老而传。’”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宋 苏轼 《再和许朝奉》诗:“传家有衣鉢,断狱尽《春秋》。” 清 吴伟业 《赠张以韬来鹤》诗:“草圣传家久著闻,斗看孤鹤下层云。”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兄弟

(1) [brother]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式好

(1).《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后常以“式好”谓骨肉和好。《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兄弟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见同声之义。”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蛇鳖》:“叔乃抱姪而泣,式好如初。”

(2).指男女相爱。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自序》:“《风》《雅》始于二《南》,其闺房式好之词,巾幗怀人之什,长言而嗟嘆之何为者,盖得乎性情之正者也。”

无他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外侮

[foreign aggression] 外国的侵略或欺侮

抵御外侮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诗书

(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子孙

(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见闻

[information;knowledge;what one sees and hears] 看到听到的情况

中材

中等才能。亦指中等才能的人。《史记·游侠列传序》:“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宋 曾巩 《筠州学记》:“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中材絶侥倖之心,智勇甦束缚之怨。”

不致

谓不会引起某种后果。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不想 魏撰之 已归,今幸吾兄尚在京师,小弟不致失望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一枪落了空,一枪打在教授的左肩上,不致有性命的危险。”

随便看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