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边中送别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袁崇焕 |
释义 | 边中送别原文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诗词问答问:边中送别的作者是谁?答:袁崇焕 袁崇焕边中送别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别路(1).离别的道路。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青雀离帆远,朱鳶别路遥。”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隔桥车影去,别路马蹄闻。” (2).岔道。《北史·李景传》:“寻从 史万岁 击 突厥 於 大斤山 ,别路邀贼,大破之。” 送君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宝刀稀有珍贵的刀 手持宝刀。——《广东军务记》 宝刀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肺腑肺脏。内心深处;心腹 这一席话的确发自肺腑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国演义》 同生(1).谓同父所生。因以指兄弟。《国语·晋语四》:“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后汉书·郑玄传》:“咨尔焭焭一夫,曾无同生相依。”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读<后汉书>札记·张纯曹褒郑玄传》:“同生,谓兄弟。”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五:“依依同生,恩篤情结。” (2).同年出生。 宋 文彦博 《奉陪伯温中散等作同甲会》诗:“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 (3).一起活着。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五:“咱俩生就同生,死就同死!” 何用(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安危平安和危险 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 去留离开或留下 去留自己选择 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仇兆鳌 注:“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 唐 白居易 《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一:“公( 司马光 )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雪耻洗雪耻辱 报仇雪耻 横戈把戈横拿着。多指作战。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胡星坠 燕 地, 汉 将仍横戈。”《旧唐书·马璘传》:“ 璘 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明 刘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二:“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奈尔何?” 鲁一同 《重有感》诗:“清酒 黄龙 约屡讹, 珠江 瘴海日横戈。” 不为(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封侯(1).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2).泛指显赫功名。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宋 陈师道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相问(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边尘(1).边地的尘土。 唐 岑参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诗:“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明 冯梦龙 《精忠旗·逆桧南归》:“双袖染边尘,回首关津,受恩深,处假为真。” 清 方文 《偕蒋穆之登金山怀龙友先生》诗:“边尘一起飞黄叶,岸柳重攀变緑枝。” (2).代称边境战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詔驃骑将军 司马宣王 讨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 唐 戴叔伦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诗:“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从容歼小丑,谈笑静边尘。” 尚未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