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飞鱼峡四叠旧作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飞鱼峡四叠旧作韵原文飞鱼长一尺,即似翼生然。 息便潜深水,奋能跃上天。 人称有缩地,物亦可登仙。 寄语传奇者,慎哉纪实贤。 诗词问答问:飞鱼峡四叠旧作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 2. 上声 参考注释飞鱼(1).指神话中能飞的鱼。 (2).鱼名。身体长筒形,胸鳍特别发达,像翅膀,能跃出水面作短距离滑翔。分布于温带和 * 带海中,我国沿海均产。 一尺(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潜深亦作“潜深”。1.深刻。《韩诗外传》卷二:“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智虑潜深,则一之以易谅。” (2).幽深隐蔽。《后汉书·张衡传》:“经重阴乎寂寞兮,愍坟羊之潜深。”《文选·左思<吴都赋>》“精曜潜颖” 唐 李善 注:“潜颖,谓潜深而有光颖。” 上天(1) 进入天空,进入太空 飞机早已上天多时 (2) 婉辞,指人死亡 (3) 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人称(1) 称呼、叫做。如:江湖人称飞刀华 (2) 语法专用词。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 费长房 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旧也。”后因谓两地相距遥远不能迅速会晤为缩地无术。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 明 周履靖 《锦笺记·渝盟》:“愿得你缩地兼程,更教他闻呼疾至。” 清 赵翼 《中秋后晓村太守招游怀杜阁》诗:“几同缩地幻,直过移山猛。” 登仙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 寄语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传奇(1) 可以指长篇连续的英雄故事,情节曲折,然而又不特别离奇,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或两者都有的) (2) 中国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以“作意好奇”为特点;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二十余出至五十余出组成 纪实对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现场报道 动员大会纪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