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风入松(戏人去妾)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蒋捷 |
释义 | 风入松(戏人去妾)原文东风方到旧桃枝。仙梦已云迷。 画阑红子摴蒱处,依然是、春昼帘垂。 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寻芳小步莫嫌迟。 此去却慵移。 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 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诗词问答问:风入松(戏人去妾)的作者是谁?答:蒋捷 参考注释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桃枝(1).桃树枝条。旧时谓可以驱鬼魅。 汉 刘安 《淮南万毕术·埋石四隅家无鬼》:“取苍石四枚,及桃枝七枚,以桃弧射之……故无鬼殃。”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今人以桃枝洒地辟鬼。” (2).指桃枝竹。一种赤皮竹。可以织席作杖。《山海经·西山经》:“﹝ 嶓冢之山 ﹞ 嚣水 出焉,北流注於 汤水 ,其上多桃枝钩端。” 袁珂 校注:“桃枝,竹名。” 晋 戴凯之 《竹谱》:“桃枝皮赤,编之滑劲,可以为席。” (3).指用桃枝竹制的杖。 清 吴敬梓 《天台红藤杖歌为姚文洁作》:“桃杖灵寿差堪拟,枯蔓苍藤何有哉。” 画阑见“ 画栏 ”。 红子指棋子。 宋 张先 《浣溪沙》词:“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鬭茶时。” 明 陈子龙 《画堂春·春闺》词:“拾翠緑云斜軃,鬭棋红子閒敲。” 摴蒱古代博戏。似后代的掷骰子 博之流,为摴蒲,为握槊,为呼博,为酒令,体制虽不同,而行塞胜负取决于投,其理一也。——程大昌《演繁露》 依然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河东狮子旧指妒悍的妇女。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砥节》:“吼动 河东 狮子,惊回海底鸥儿。”《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倘入侯门, 河东 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妬。”参见“ 河东狮子吼 ”。 海底鸥儿即海猴儿。鸥与猴音近。 宋 蒋捷 《风入松·戏人去妾》词:“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详“ 海猴儿 ”。 寻芳(1).游赏美景。 唐 姚合 《游阳河岸》诗:“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宋 朱熹 《春日》诗:“胜日寻芳 泗水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喻狎妓。《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独自玩赏了一回,鸟声聒碎,花影横披,遂起了访友念头,寻芳兴致。” 小步(1).缓步。 宋 杨万里 《颜几圣招游裴园》诗:“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甌。” (2).较小的前进步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牲口喘着气,响着鼻子,迈着小步。”如:如果连这一小步都跨不出去,今后全面的改革又从何谈起? 断肠(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不在(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分襟犹离别,分袂。 唐 王勃 《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异县分襟,竟切悽愴之路。” 元 萨都剌 《别高照庵》诗:“分襟在今日,握手又何年?”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人生聚散如蓬转,莫为分襟苦掛牵。”《花月痕》第五十回:“这二人与 荷生 八载分襟,一朝捧袂,伤秋华之宿草,喜春镜之罗花,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 元来(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分时在一台高速处理机上通过交叉进程操作,几乎同时地执行几个彼此独立的进程 柳岸植柳的水岸。 宋 苏轼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词:“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素手(1).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一:“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起来携素手,鬢云乱,月照纱橱人未眠。” (2).犹言徒手,空手。《 * 词话》第二二回:“你 应二爹 今日素手,促忙促急,没曾带的甚么在身边,改日送胭脂钱来罢。”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赵媒婆》:“老身即便相付,再来亦素手矣。”川剧《拉郎配》第五场:“老丈,学生素手到此,怎敢叨扰。” 兰房(1).高雅的居室。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晋 傅咸 《感凉赋》:“忽轻箑于坐隅兮,思暖服于兰房。” 南朝 梁 沉约 《栖禅精舍铭》:“巖灵旅逸,地远栖禪;兰房葺蕙,嶠甍架烟。” (2).犹香闺。旧时妇女所居之室。《文选·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吕延济 注:“兰房,妻尝所居室也。” 南朝 梁 刘孝绰 《淇上戏荡子妇示行事》诗:“日闇人声静,微步出兰房。” 唐 王绩 《 * 》:“妖姬饰靚妆,窈窕出兰房。”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月影过宫墙,褰罗幌,好扶残醉入兰房。” 朱扉红漆门。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朱城璧日啟朱扉,青楼含照本暉暉。”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夜过岳庙,朱扉严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