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祁巽川郎中使朝鲜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彰 |
释义 | 赠祁巽川郎中使朝鲜原文使节辉煌出禁城,千官祖道拥行旌。 龙章躬佩皇华重,凤诏星驰叱驭轻。 绝域喜瞻周典礼,远人惊拜汉威名。 福星满路山川丽,沧海无波日月明。 诗词问答问:赠祁巽川郎中使朝鲜的作者是谁?答:李彰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2. 清邓淳《宝安诗正》续集卷一 参考注释使节(1)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2) 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辉煌(1) 光辉灿烂的 灯火辉煌 (2) 杰出的;灿烂的 辉煌的文化 禁城宫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 唐 陈羽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五代 牛希济 《谒金门》词:“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使人主之天下不过此禁城数里之内者,皆奄宦为之也。” 老舍 《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千官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 * 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史记·滑稽列传》:“故所以同官待詔者,等比祖道於都门外。”《汉书·刘屈氂传》:“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出兵击 匈奴 ,丞相为祖道,送至 渭桥 。” 颜师古 注:“祖者,送行之祭,因设宴饮焉。”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羣公以眷深 王粲 ,思邀祖道之欢。”《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范蠡 具舟於 固陵 ,迎接 越王 ,临水祖道。”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荣行之际,拟备席饯行,一来压惊,二来祖道,亦是做东道的微忱。” 行旌(1).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香港饯别》诗:“未挈琵琶挥别调,聊将诗句壮行旌。” 周咏 《去国吟》:“落红片片迷征程,萋萋芳草映行旌。” 鲁迅 《三闲集·太平歌诀》:“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罢,被遗弃了的现实的现代,在后面恭送你的行旌。” (2).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英烈传》第十九回:“ 宋濂 对 孙炎 道:‘请问行旌从何而来?高姓大名?不知来寻在下,有何见教?’”《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舍下离此不远,愿请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龙章(1).龙纹;龙形。《礼记·郊特牲》:“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南史·宋纪上·武帝》:“尝游 京口 竹林寺 ,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 (2).指龙旗。《管子·兵法》:“三曰举龙章,则行水。” (3).皇帝的仪仗。 唐 温庭筠 《湖阴词》:“白虬天子金鍠鋩,高临帝座回龙章。”亦借指皇帝。 唐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清水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 宋 秦观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之一:“赭黄繖底望龙章,不断惟闻蜡炬香。” 清 李渔 《鱼篮记·饯圆》:“自归顺以来,荷蒙丞相推荐呵,去专兵征强横,又得龙章宠。” (4).指得专征伐的大将之旗。 清 钮琇 《觚賸·伪牍谕降》附 钮蕙 卜识:“上御 日本 贡刀,令予跨赤驦以试,深蒙嘉叹。随手授曰:资尔武备,戮力王家,越日载锡龙章,昭示奬劝。寻转参戎,量移副帅。” (5).画或绣龙之服。天子之服。语出《礼记·明堂位》:“ 有虞氏 服韍, 夏后氏 山, 殷 火, 周 龙章。”《后汉书·邓禹传论》:“及其威损 栒邑 ,兵散 宜阳 ,褫龙章於终朝,就侯服以卒岁。” 李贤 注:“龙章,衮龙之服也。” 唐 骆宾王 《晚憩田家》诗:“龙章徒表 越 , 闽 俗本非华。” 明 杨慎 《送卞苏溪归叙州序》:“言 邓仲华 之贤,亦曰褫龙章而无愠。” (6).衮龙之服和章甫之冠。《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表龙章於裸壤,奏韶舞於聋俗。” 李善 注:“龙,衮龙之服。章,章甫之冠也。”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一:“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7).喻不凡的文采、风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顾彦先 ,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 南朝 梁 沉约 《贺齐明帝登祚启》:“龙章日綵,焕若丽天。”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伟龙章之秀质,腾孔雀於觿年。”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观夫笔走羣象,思通神明,龙章炳然,可得而见。”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 于鳞 七言,函思英发,襞调豪迈,如八音凤奏,五色龙章,开闔鏗鏘,纯乎美矣。” (8).对皇帝文章的谀称。 明 何镗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天语焜燁龙章,具在《翊运篇》中。”借指诏书,敕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凤鸞昔日轻分羽,正 上林 花媚忘归。忽蒙天使龙章坠。” 清 李果 《范文正公祠》诗:“先皇银榜龙章在,红树阶前交映明。” 华重高贵,显要。《南齐书·百官志》:“侍中, 汉 世为亲近之职, 魏 晋 选用,稍增华重,而大意不异。”《新唐书·宦者传序》:“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三省长官》:“中书、尚书令在 西汉 时为少府官属…… 魏 晋 以来,浸以华重, 唐 初遂为三省长官,居真宰相之任,犹列三品。” 凤诏即诏书。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右 银臺 路雪三尺,凤詔裁成当直归。” 元 陈樵 《送李仲积北上》诗:“峩峩 黄金臺 ,凤詔求贤材。”参见“ 詔书 ”。 星驰(1) 形容速度很快 听到这个消息,他星驰奔向前线 (2) 在星夜急驰 叱驭汉 琅邪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折返。及 王尊 为刺史,“至其阪……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见《汉书·王尊传》。后因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 岷关 而叱驭,寄切全都。” 宋 曾巩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诗:“叱驭犯冰雪,迴鑣驰九关。” 清 方文 《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 陈君 既叱驭, 刘子 亦弹冠。” 绝域极其遥远的地方(多指国外) 愿从谷吉,效命绝域。——《后汉书·班超传》 周典(1). 周 代的典章制度。《国语·周语中》:“ 郑 未失 周 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 (2).指《尚书·周书》。 晋 陶潜 《劝农》诗:“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远人(1) 疏远的人 (2) 远处的人 威名因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名望 威名远扬 福星(1).指木星。古称木星为岁星,所在主福,故称。 唐 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东有青龙西 * ,中含福星包世度。” (2).比喻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臣职·转运使》:“ 宋 鲜于侁 字 子骏 ……( 哲宗 )以 侁 为 东京 转运使,比行, 司马光 曰:‘福星往矣,安得如 侁 百辈布列天下乎!’又语人曰:‘今復以 子骏 为转运诚恐非宜,然欲救东土之敝非 子骏 不可。此一路福星也。’”《水浒传》第二四回:“若得娘子肯与老身做时,娘子是一点福星,何用选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姑娘是一点福星,若在小庵,佛面上也增多少光辉,实是万分之幸。”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卷二:“ 骆公 治吾 楚 十年,而吏民安堵,羣寇远遁,此吾 楚 福星也。” 山川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无波(1).不起波澜。《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金 元好问 《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时世安定。《旧唐书·玄宗纪上》:“上稟圣謨,下凝庶绩;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月明(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