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香山避暑二绝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白居易 |
释义 | 香山避暑二绝原文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夜深起凭栏杆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诗词问答问:香山避暑二绝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全唐诗 参考注释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滩声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山楼(1).山间楼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谷银沙,山楼石柱。”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 金陵 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唐 孔德绍 《南隐游泉山》诗:“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 (2).高楼。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山楼兽矫,云臺鸟次。” (3).临时搭建的彩饰楼棚。 唐 苏颋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宋 王珪 《宫词》:“山楼彩凤栖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上元上·立棘盆》:“上乘平头輦从寺观出,由驰道入,穿山楼下过。” 夜深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凭栏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满面整个面部 满面笑容 纱巾用纱制做成的头巾或围巾 竹疏衣用竹疏布做的衣服。 唐 白居易 《香山避暑》诗之二:“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 香山 蹋翠微。” 香山(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 (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香山寺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一路(1) 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类 一路货 (4) 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凉风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乘篮乘坐竹轿。篮,篮舆。 唐 司空曙 《送永阳崔明府》诗:“乘篮若有暇,精舍在林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