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彙的《游洞霄》 全文: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貯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参考注释劫火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尘寰 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俨然(1) 形容整齐 阵容俨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形容特别像 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形容庄重严肃 闻之俨然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鲁迅《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