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海水》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笑着来回答: 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咸? 海水笑着来回答: 因为渔人流了汗。 【教材简说】 《海水》是一首极富有儿童情趣的短小诗歌,在一问一答中渗透了对大海蔚蓝辽阔景色的赞美和对渔人挥汗撒网辛勤劳动的敬重。本课是听读识字法的小结,同时也是一年级孩子最主要的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的综合运用范例,要求会认14个生字,会写1个基本笔画和6个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随文识字“你、笑、着、答、抱、流、了、汗”,能认会写“问、为、什、么、回、因”6个字,对先进入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有一些感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2、过程与方法:分层要求认、写两类生字,分别在读书、书空和游戏中巩固识字成果;借助《海水》的朗读训练,运用随文识字法识字;多种形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和巩固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朗读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并向往美丽、富饶的大海。 【教学方案一】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呀,我做了一个很甜美的梦,猜猜我梦到什么了? 生1:老师,您是不是梦见……? 生2:老师,您是不是梦见大海了? (2—3人猜一猜)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地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孩子的探究热情,为顺利的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的图片资料) 师:是啊,“大海、大海,像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大海、大海,多大多宽!瞧,太阳和月亮,也睡在里边!”我梦见丁丁带着我们来到了美丽、辽阔的大海边。 翻卷的海水,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隆重的邀请,邀请我们去探索大海的奥秘。孩子们,咱们一起投入大海的怀抱吧! [设计意图:用“语文天地”中的诗歌《大海》创设出大海辽阔、富饶的情境,让孩子自然地、期待无限地融入大海的怀抱。]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海水妈妈美丽的名字吧!(孩子和老师一起书写:海水。) 师:孩子们,咱们来读一读海水妈妈的名字吧,读出你自己的感觉哦! 生1:海水(生硬地) 师:呀!冷冰冰的海水! 生2:海水(明亮地) 师:嗯!蔚蓝的海水! 生3:海水(柔美地) 师:正在安静休息的海水!你心中的海水是什么样的?读一读! 生:自由读一两遍。 (师热情洋溢的领读课题。) [设计意图:蓝色粉笔、楷书书写,意在用每一个小细节营造我们来到蔚蓝大海边的氛围;渗透笔顺规则。] 1、轻松识字 (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2’) 师:老师先来读读《海水》这首有趣的小诗,请孩子们欣赏欣赏,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准每个字音的!请翻到语文书第28页,听读准备—— (师清晰、有感情地朗读。)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生:我觉得课文很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整篇诗文的节奏和韵律,了解朗读好课文的基本要素。] (2)随文识字、合作交流。(5’) 师:这么美的诗文,想读吗? 生:想。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呀? 生1:我可以问老师。 生2:我可以问同学。 生3:我还可以猜一猜。 师:对,我们还可以把生字宝宝前后的字连起来读一读,再来猜一猜生字宝宝的读音。 猜一猜和问一问都是识字的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宝宝。 [设计意图:这里要注意抓住“猜一猜”,特别说明联系前后文字猜一猜的方法,鼓励学生猜字就是随文识字方法的有效渗透。] 师:请听清楚读书要求: (1)自己读一读课文,不受别人影响。 (2)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好每一个字宝宝。 (3)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圈起来猜一猜、问一问。 做好读书准备,开始吧! 生自由朗读,师提供坐姿、指读、答疑等方面的帮助指导。 (师巡视一周后,手势指挥停下。) 师:孩子们读得好认真呀!下面,请孩子们指读给同桌听一听。听读的孩子注意检查你的同桌:(1)是不是指着字宝宝慢慢读(2)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有没有想办法认识它? (生指读课文,同桌检查并帮助对方识字。) 师:我听说有几个孩子指读得特别认真,老师真想学习学习。请孩子们关上书,哪个能干的孩子愿意上来指读《海水》这首小诗呢? 生:我愿意。“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 师:哇,每个字都指得很准确、读得也很清楚。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像她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清楚、指着读。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带要求的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学生范读、齐读等读文方式,让学生巩固指读方法,整体感知诗文,体验随文识字的过程。] (3)分层识字、疏通障碍(20’内) 师:看着孩子们这么认真,字宝宝也忍不住跳了出来,孩子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师出示多媒体:“你、笑、着、答、抱、流、了、汗”) 师:你认识哪个字宝宝,跟我一起念一念吧! (师领读两遍。)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认字条中的字,要求音准。主要让字回到课文中,学生随文认识。] 师:孩子们学得真快,有几个字宝宝特别想和大家交朋友,我们可一定要记住他们的样子哦! (师依次出示生字卡:“问、为、什、么、回、因”) 具体要求: “回”、“因”:(1)认识“回”后,区别并认识“因”。(2)用“回”括词(3)在小黑板田字格中写一写“回”,融入带“大口框”一类字的笔顺规则——先进入后封口(一句带过“因”的最后一笔也是“横”)。 “问”:认读并交流记忆方法。 “为”:(1)认读(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为”,渗透“左上点最先写”的笔顺规则(一句带过“问”的起始笔也是“点”)。 “什”:认读并交流识记方法。 “么”:(1)认读,注意应读“me”(2)学习新笔画“撇折”,写一写“么”。 指导方法,例: 师:这个字宝宝叫——(),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的样子? 生1:我看这个字宝宝像…… 生2:这个字宝宝是()和()合成的。 师: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可以更快的记住这些字宝宝。 [设计意图:对要求掌握的字,选取代表进行课堂练习,分层要求、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4)拼字游戏,巩固识字 师:调皮的字宝宝使用了一种神奇的魔法——分身术,他们把自己分成了两半藏了起来,你能把他们找出来,组合成原来的字宝宝吗?看谁的眼睛亮、看谁的脑筋灵! (出示小黑板3:“问、什、回、因”各部件分开贴成两排,学生连线,老师代写相应字于下方。) [设计意图:在这个时段设计拼字游戏,首先能趣味性的轻松巩固生字,学生情绪一定很高;再者也希望能起到转换学生思维、集中注意力,为下一时段的学习提个神的作用。] 2、快乐朗读 (1)读出词韵 师:活泼可爱的字宝宝,找来了好朋友,变成了浪娃娃,你还认识他们吗?(师出示多媒体“游戏”:“我问你”、“为什么”、“笑着”、“回答”、“抱着”、“因为”、“流了汗”) A、齐读“笑着”、“回答”、“抱着”、“因为”、“流了汗” B、师重点指导“我问你”、“为什么”的朗读: 师:领读——“谁问?” 生:“我问!” 师:“我问谁?” 生:“我问你!” 师:怎样表达特别想问一问? 生1:我问你(平淡地) 师:这是不太想问。你来问! 生2:我问你(有疑惑地) 师:非常想问一问问!迫不及待地想问—— 生3:我问你(急切地) 师:这么急切想知道什么?(出示“为什么”词卡) 生(齐):为什么 师:特别想知道原因—— 生1:为什么(充满疑惑地)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生必要示范与引导,要求学生读准音,尽量读出词语本身的韵味,感受语言美。] (2)读出句味 师:问一问大海妈妈——(手势示意读句子) 生1: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稍显平淡地) 师:你的问题没有打动海水妈妈。再来问一问—— 生2: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主动急切地) 师:海水妈妈最喜欢好奇的孩子。你自己试着问一问—— 生自由练习。 生: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充满好奇地) 师:海水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 师:(指着第二节)——咱们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想问一问海水妈妈,你代表大家问一问—— 生1: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急切地) 师:问得怎么样? 生1:问得好,这样问最能打动大海妈妈的心! 师:说得好。你也和同桌互相问一问,比比谁的问题最能打动大海妈妈的心—— 生1: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好奇地) 师:海水笑着来回答—— 生:因为渔人流了汗。(快速地) 师:渔人洒下的一点汗可不能让海水变咸哦!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 生1:海水笑着来回答,因为渔人流了汗!(稍慢地) 师:稍微咸了一点。还不够——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 生2:海水笑着来回答,因为渔人流—了—汗!(辛苦地) 师:渔人这么的勤劳,为了打捞满船的鱼虾,洒下了无数的汗水,连海水都变咸了。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 生1:海水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快速地) 师:好小的一片天。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 生2:海水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自豪地) 师:大海的胸怀多大多宽,蓝天、白云、太阳和月亮也睡在里边。 [设计意图:抓住“我问你”、“为什么”两个关键词语,以第一节诗为范例,训练一问一答的朗读方法,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及大海的神奇魅力。] 三、升华总结、课外拓展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问一问大海妈妈吧! 生齐读全诗。 师:听了大海这么有意思的回答,我也忍不住想问一问大海: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大?大海大海我问你,你的水从哪里来? 孩子们,大海是这么的美丽神奇,你想问大海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挖掘藏在大海里的无穷秘密吧!勇敢的向大海提问吧! 【教学方案二】 一、复习:背诵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引入新课 1、看课件:大海的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了解大海的特色。) 2、有一首儿歌,给我们描写了大海的特点,让我们来听一听:大海有几个特点? 三、学习课文 1、听课件的读。听读识字,请你边听边思考:这首儿歌问了几个问题?(讲了大海有几个特点?)(蓝、咸板书) 2、再听一遍,边听边想一想:每一个字音应该怎样正确地读? 3、好,这么好听的儿歌,您一定想自己读一读了。清你请你打开书P28: ⑴自己指读儿歌:读准每一个字音,读好每一句话,直到可以读给大家听。 ⑵请你再读一读儿歌,练习在儿歌中间找到认字条中的字(用圆圈圈出来),找到方格中的字(用三角符号标示出来,这些字,我们不但要会认会读,还要记住字的形状,写好字。)) ⑶同桌检查:互相读给对方听。儿歌:读的对,夸夸她;读错了,帮助他。 ⑷请小老师来教大家读,指着课件,全班跟读。 男女分读;大组比赛读;分句子读。(给孩子说明?也可以代表一句话的结束,表示疑问的语气。) 读的时候,遵守:读到哪儿,指到哪儿;指到哪儿,读到哪儿。 4、老师小结 5、随文识字: ⑴自己借助拼音,认读认字条里的每个生字,还有生字格里的生字。 ⑵再和同桌合作,不按顺序,互相考考,认读完所有的生字。 ⑶老师抽查:用生字卡片,开火车。大组──小组──个人 6、了解儿歌分小节以及“?”的知识。 ⑴大家看书,请小老师教读儿歌。其他人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儿歌分几节?(用空行作为分节的依据。)男生、女生分节比赛读书(准确流利。小节之间有明显停顿) ⑵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划出每一个小节有几句话。(标志:。) ⑶介绍“?”表示疑问的语气。书空感受:“?” ⑷请你找一找这首儿歌有几个“?”读出疑问的语气。 ①从“怀里抱着天”体会到什么?重新看课件资料,感受大海的无边无际。 ②从“渔人流了汗”体会到什么?(感受渔人的辛苦。) ③分句来朗读和感受。 7、小游戏 自己朗读感受,加上动作。 请表演好的同学上台作示范。同桌互相表演体会,背诵(课间操)。 8、课件出示词语。认读后,请学生教读。开火车读。 9、课件出示认读的字,请学生教读。开火车读。 10、再返回句子中、课文中认读、巩固。 【教学方案三】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我家住在大海边》这首儿歌,对大海一定有所了解了,谁来说说你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实物投影、照片等来介绍自己了解的大海) 二、讲授新课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同去了解大海的更多奥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着汹涌澎湃的海浪声,让我们一同乘上小船出发吧!(侧耳倾听海浪声,出示课文挂图) 我们已经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冬冬来到海边有特别多的问题想问大海,大海高兴地回答了冬冬提出的问题。请小朋友听录音朗读这首儿歌。(老师指课文挂图,学生边看边听) 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相信这么好听的儿歌,你们一定想自己读一读,对吧?(对)不过大海想考考大家,为小朋友们设了4道关卡,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这4关吗?(有) 1、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P28。我们先来闯第一关。(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指读的习惯) ①请小朋友们自读儿歌。 ②同桌互读儿歌。 ③指名读儿歌,能正确读准儿歌字音的奖励贝壳激励卡。 ④全班齐读。 2、小朋友们都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现在我们来试试第二关。 (在学生认读的过程中认识“三点水”旁,感受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①指名读生字词,读正确后带领全班一起读。 ②全班齐读。 ③开火车读。 ④让字娃娃回到儿歌中,再读儿歌,能够将生字词读正确的,奖励贝壳激励卡。 3、理解儿歌内容。 ①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首儿歌分几节? 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划出每一个小节有几句话。(标志:。) ③介绍“?”,它表示疑问的语气,向人提问就用“?”,书空感受“?”。 ④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这首儿歌一共向大海提出了几个问题。指导朗读。(读疑问的语气时应该向上扬) ⑤从“怀里抱着天”体会到什么?(感受大海的无边无际) ⑥从“渔人流了汗”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渔人的辛苦) ⑦指导朗读,注意?的读法。 ⑧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读的好的奖励激励卡。) ⑨全班齐读,加上动作。表演好的上台示范。 4、小朋友们又闯过了第三关,现在我们要进入第四关了,谁能像儿歌一样学着向大海提问,并回答呢,大家试一试吧。(能正确提问并回答的奖励贝壳激励卡) 5、根据生字特点有重点的学习生字。 “笑、答”字形相近,“流、汗”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回、因”注意区分字形,掌握大口框的写法“先进入后封口”,并结合“语文天地”进行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