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松树和青藤》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山冈上,长着一片小树林。 一天清早,小松树高兴地对伙伴们说:“啊,我看到大海了,我看到初升的太阳了!” 小松树身边的小杉树踮起脚跟,嚷嚷着:“看到了,看到了!有飞翔的海鸥,翻滚的波涛,还有点点白帆……” “杉树哥哥,请您扶我一把,让我看一眼美丽的大海。”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 小杉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根幼小的青藤。小杉树不耐烦地说:“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 看着小青藤难过的样子,小松树俯身对青藤说:“来呀,小青藤,你就顺着我的身子爬上来吧!” 小青藤高兴极了,他使劲往上一蹿,攀住了小松树的腰,不断地向上爬呀爬。终于,在一个明媚的清晨,小青藤也兴高采烈地嚷开了:“啊,太美了,我看到了辽阔的大海,绿色的岛屿,还有航船上飘扬的旗帜……” 青藤和小松树热烈地拥抱着,小杉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材简说】 《松树和青藤》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松树和小杉树都看到了美丽的大海。为了看大海,幼小的青藤请求杉树扶它一把,可杉树却不耐烦地拒绝了。后来,青藤在松树的热心帮助下,终于看到了大海。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我在教学《松树和青藤》时着重按新课标的精神,上完这堂课,感触颇多。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 2、通过朗读感悟并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教学方案一】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板题,学生读题。 2、教师出示小松树、小青藤、小杉树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课文中写了小松树、小青藤、小杉树,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交流反馈。 1、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个三个角色中自己喜欢谁,为什么喜欢。 (教师行间巡视时注意及时订正个别生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2、集中交流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交流信息,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三、体验人物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依上个教学环节的学情相机引导学生体验相关段落的情感。) 1 阅读第2~6自然段。 通过师生共同想想、议议、读读,重点抓住“高兴”、“嚷嚷”、“微弱”、“不耐烦”等词语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移情入文,以读悟情。 (出示CAI课件:第2~6自然段的人物对话。) 3 阅读第7自然段。 1)、借助朗读和表演引导学生着重领悟“蹿”、“攀”、“不断地向上爬呀爬”等语句,从中穿插看画面想象,体会青藤的努力。 (出示CAI课件:青藤攀爬松树的画面。) 2)、听音乐、看画面想象大海的美丽,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兴高采烈”,依学情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再次体会小青藤看到大海时的兴奋心情。 (出示CAI课件:大海的景色并配有海浪的声音。) 3)、借助CAI课件出示画面和文字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进行说话练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拓展练习,丰富积累。 (利用CAI课件先出示绿色的岛屿、初升的太阳、飞翔的海鸥和一串省略号的画面;接着出示文字:啊,大海的景色真是太了!) 4 阅读第8自然段。 抓住“热烈地拥抱”和“惭愧地低下了头”,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回顾小杉树的表现。通过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提升体验,整体感悟,从而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四、总结。 【教学方案二】 一、讲读课文。 1.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 1)小松树看到了什么? 2)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 3)小杉树看到了什么? 4)比较句子。 5)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讲读第4—6自然段。 1)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 2)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 3)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 4)“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 5)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6)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 7)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语气。 8)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 9)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 10)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 4.领会最后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 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 2)这一句怎么理解? 【教学方案三】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 请故事大王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小松树、小青藤、小杉树,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讨论交流学习感受。 1、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 课件出示小松树、小青藤、小杉树,知名学生上台表演。 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三、体验人物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课文,画出重点的词句。 重点抓住“高兴”“嚷嚷”“微弱”“不耐烦”等词语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移情入文,以读悟情。 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加深理解人物的对话。 听音乐,课件出示画面。 借助朗读和表演着重领悟“蹿”“攀”“不断地向上爬呀爬”等语句,体会青藤的努力。 教师: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 学到这里,我们了解到小青藤和小松树有怎样的品质? 学生讨论交流。 读课文最后一段,加深理解感悟。 四、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这篇乐闻吧小松树、青藤和小杉树当人来写,从松树主动帮助小青藤看到大海的故事,赞扬了松树乐于助人,扶助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