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卫怎么写好看:
 武卫书法图片
武卫书法图片
武卫历史词典解释
 ①官号。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置。《三国志·魏志·许褚传》:褚“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其后有武卫将军、武卫大将军、武卫校尉、武卫都尉等名号。②武卫将军的省称。③隋唐十二卫之左、右武卫的统称,位骁卫下,领府兵,掌宫禁宿卫。隋开皇时始置武卫府,唐因之。光宅元年(684)改鹰扬卫,神龙元年(705)复旧。皆分左右,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其下有长史、录事参军及仓、兵、骑、胄等曹参军事。各统有翊府及数十折冲府,其军士名熊渠。
词语分解:
- 武卫的解释 1.谓以武力藩卫。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孔 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汉书·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2.军制名。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设武卫营。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 隋 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 唐 因 隋 制。 宋 沿其制。 元 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
- 武的字典解释 武 wǔ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
- 卫的字典解释 卫 (衛) wèi 保护,防护:保卫
历史知识推荐:给事中
 官名。秦始置。西汉因之,为加官,位次中常侍,无定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亦有加者。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分平尚书奏事,负责实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