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中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天官府宗师司长官,正五命。掌管宗室定世系、辨昭穆等事务,并负有训导之责。以宗室中之亲贤者为之。属官有小宗师下大夫、小宗师上士、宗正上士等。隋开皇元年(581)罢。
词语分解:
- 宗师的解释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
- 中大夫的解释 1.古代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荀子·大略:“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吉事尚尊,丧事尚亲。”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2. 汉 官名。备顾问应对。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由是奇 释之 ,拜为中大夫。”
历史知识推荐:胡长孺
1249—1323 宋末元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字汲仲。宋末荆湖制置使辟为吏。宋亡退隐永康。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应6*召至京师,为集贤院修撰,因忤执政,改扬州教授。元贞元年1295,调建昌路,摄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