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屋山怎么写好看:
夏屋山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即今山西代县东北五十里草垛山。《史记·赵世家》: “简子既葬,未除服,(赵襄子) 北登夏屋,请代王。”
古山名。又称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和句注山相接,为山西北部险要之地。《史记·赵世家》:赵襄子元年(前475年)“北登夏屋,请代王”,即此。参见“贾屋山”。
词语分解:
- 夏屋的解释 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 孔颖达 疏。2.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王逸 注:“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广大。”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郑玄 注:“夏屋,今之门廡也,其形旁广而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 清 蒲松龄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白塘口
集镇名。在天津市津南区西北部、洪泥河与双白河交汇处西南侧。属辛庄镇。人口 4500。明已成村,原为古黄河入海口,四周为白茫茫的水塘。清时海河改道经此,设一渡口,取名白塘口。主产稻和蔬菜。有针织、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