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折冲怎么写好看:
樽俎折冲书法图片
樽俎折冲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折冲樽俎”。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下编》:“今吾国以存亡关系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冲之馀地。”
见“折冲尊俎”。范克明《张学良传》:“这样做,‘使东北当局的对日对苏交涉失掉了樽俎折冲的人,东北外交完全委之于南京政府’,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丧,似乎是闯了大祸,这就更未免言过其实了。”
词语分解:
- 樽俎的解释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 ,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2.指宴席。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
- 折冲的解释 克敌制胜折冲于谈笑间
历史典故推荐:好乱乐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漂狡锋协,好乱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