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千载洁 玉泉一堆香 |
粤海风清一船驻景 滇池春暖万卉迎晖 |
面壁十年常敲着晨钟暮鼓 阳春三月倒听些竹笛山歌 |
翠微一拳对立人纪 湖水千尺清见母心 |
来在天宽地窄处 待到山高月小时 |
梅莱放莲华青白争辉脍炙远近朝山客 鸡鹅悟佛果始终向上惊醒多少孽海人 |
万佛之光迦叶为世尊第一上首 五岳之外鸡足乃天下有数名山 |
隐德合潜龙际会明时应作苍生霖雨 倦游似归鸟相逢耆旧只谈绿野桑麻 |
三王禹汤文武 五子周程朱张 |
赤水书声琴韵 匡山鸟语花香 |
庄严世界还须佛 点染春光也要人 |
奉东晋大亨环宝增辉三百字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
几双屐入数重山闻僧讲道 尺五天开方丈地待我吟诗 |
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隆于明千载修名远播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绝造化同功 |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
静院闲庭境中有真趣 琪花瑶草眼前即自然 |
凭栏看青山烟雨翠岫风云都收来百尺楼头无边光景 引领想纯阳神仙太白诗酒倘到得两人胸次何等逍遥 |
群贤毕至乐无涯有诗有画有酒 老子于斯兴不浅此山此水此楼 |
景中有景景之绝 洞中有洞洞之奇 |
问寒梅较谁先老 与青山结个同参 |
窑火烛天皆锦色 陶歌动地尽诗声 |
天王人王平等观安用五体投地 出世入世随宜过本可一笑付之 |
几经拨云寻路倚树听泉喜茫茫才到此清凉境界 一任鱼跃鸢飞天空海阔活泼泼都收上画图楼台 |
十八载砺马磨刀当世英雄志在灭清兴汉完整河山成一统 千百户馨香俎豆今日人民心存覆浪翻江口碑青史颂达人 |
避秦疑无处 到处别有天 |
谁见碧鸡玉韫山辉望祀高文传汉使 曾来白鹤天澄海净凌虚清泪拟华亭 |
志在春秋先圣后圣 星辉魁壁天文人文 |
持杖破九幽三途离苦 拂尘扫下界五蕴皆空 |
岂不伟哉宛如鬼斧神工展开石破天惊之造化功夫经千劫而仍然生色 何其奇也造此悬崖峭壁凿出珠联璧合之琳琅宝库历万年而分外闪光 |
知识学以经世用 点滴悟而修身为 |
一生勤为本 万代诚作基 |
不惜寸阴于今日 必留遗憾于明朝 |
创业维艰崇节俭 守成不易戒奢华 |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间 |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唯诗书常能裕后子孙见闻止此虽中材不致为非 |
远求海内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
长令子孙亲有德 自耽诗酒乐生平 |
德树心田家常种福 香浮学圃人尽锄经 |
为公德乃大 无私心自安 |
精心成大业 著力启宏图 |
读书要见古人意 作事正须年少时 |
万卷诗书宜子弟 十年树木起风云 |
书中乾坤大 笔下天地宽 |
道德为原本 知识极诚明 |
充海阔天高之量 养先忧后乐之心 |
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
养成正气留河岳 振起雄心贯长虹 |
不息身方健 无私心自宽 |
淡心复静虑 神怡体自舒 |
守道不封己; 择交如求师。 |
是非自古因欲起 苦乐从来随心生 |
欲论古今兴废事 须平自己是非心 |
有志肝胆壮 无私天地宽 |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
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循法无过,修礼无邪。 |
勤俭承先人懿范 耕读立后辈良图 |
文为人表 礼是身基 |
谦心皆乐事 容膝即安居 |
赤诚招来飞鸿落 深情激得玉石开 |
心贞昆玉 志烈冰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