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圣人如碧梧翠竹 斯文是仙露明珠 |
释义 | 圣人如碧梧翠竹 斯文是仙露明珠名胜,青城山,7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圣人如碧梧翠竹 对联备注:(青城山:天师洞西客堂外) 对联圣人如碧梧翠竹 斯文是仙露明珠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圣人(1) [sage]∶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emperor]∶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碧梧(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翠竹绿竹。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积芳兮选木,幽兰兮翠竹。”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明 何景明 《过马溪田村居》诗:“宛宛清河曲,团团翠竹村。”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绿意弥漫的原野在两旁平转;时时有一丛深树或翠竹一闪而过,标识着那里有村落。” 斯文(1) [culture or intellectual]∶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refined;gentle]∶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仙露明珠晶莹圆润的露珠和珍珠。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有 玄奘 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