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
释义 |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上联: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对联备注:(清-曾麟书《厅联》) 参考注释诗书(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田园(1) [fields and gardens]∶田地与园圃 (2) [countryside]∶农村;乡下 (3) [pastoral]∶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家风[family style;family tradition]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箕裘《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 祖泽(1).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 清 周棨 《重刊<七修类稿>序》:“余家敝篋,悉先大父殿撰留貽,插架无多,皆霑祖泽。” (2).指祖先的恩泽。 清 曾国藩 《日记·省克》:“观近年忝丁之渐多,子弟之向学,或者祖泽尚厚,方兴未艾,且喜且惴惴也!” (3).地名。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 地。《太平广记》卷一一九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燕臣庄子仪》:“明年, 简公 将祀於 祖泽 。 燕 之有 祖泽 ,犹 宋 之有 桑林 ,国之大祀也。” 无官(1).没有官职。《左传·定公四年》:“ 武王 之母弟八人, 周公 为太宰, 康叔 为司寇, 聃季 为司空……五叔无官。” 唐 李山甫 《山居》诗:“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 清 袁枚 《销夏》诗之一:“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2).谓不必备员,有其人则充之。《汉书·百官公卿表》:“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 舜 之於 尧 , 伊尹 於 汤 , 周公 、 召公 於 周 ,是也。” 颜师古 注:“不必备员,有德者乃处之。” 言责(1) [responsibility]∶指君主时代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 (2) [responsible for one’s words]∶指对自己的言论所负的责任 时事[current events] 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国内大事 时事综述 不闻不问[pass over in silence;be indifferent;shut one's eyes to] 置身事外,不想闻其事亦不问其事 最好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 艰巨[arduous;terrible;formidable] 困难而繁重的 任务艰巨 儿曹[children] 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