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雪堂养浩凝清气 月窟观空静精神 |
释义 | 雪堂养浩凝清气 月窟观空静精神名胜,福州,7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雪堂养浩凝清气 对联备注:(朱熹题福建古田蓝田书院) 对联雪堂养浩凝清气 月窟观空静精神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雪堂宋 苏轼 在 黄州 ,寓居 临皋亭 ,就东坡筑 雪堂 。故址在今 湖北省 黄州市 东。 宋 苏轼 《雪堂记》:“ 苏子 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 清 叶申芗 《本事词》卷下:“ 崑山 黄由 帅 蜀 时,道经 黄州 ,其室 胡给事 晋臣 之女,工翰墨,游 雪堂 ,亲书 苏长公 前、后《赤壁赋》於壁间。” 养浩谓培养本有的浩然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 宋 龚宗元 《赠林处士逋》诗:“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清气(1).天空中清明之气。《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天下清气,无南北之异。”《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歷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气,都做了江山之秀。” (3).犹冷静,冷清。 明 李贽 《答周友山书》:“ 无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气。” (4).犹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酒保説:‘这是 一秤金 家丫头 翠香 翠红 。’三官道:‘生得清气。’” (5).犹闲气。《西游记》第十八回:“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月窟(1).传说月的归宿处。《汉武帝内传》:“仰上升絳庭,下游月窟阿。”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二:“官军西出过 楼兰 ,营幕傍临月窟寒。” 宋 邵雍 《秋怀》诗之三二:“脱衣掛扶桑,引手探月窟。” (2).泛指边远之地。 唐 李白 《苏武》诗:“渴饮月窟水,飢飡天上雪。” (3).月宫;月亮。 晋 挚虞 《思游赋》:“观玄鸟之参趾兮,会根壹之神筹;扰毚兔于月窟兮,詰 姮娥 于蓐收。” 唐 卢肇 《天河赋》:“光连月窟,何慙媚以怀珠;影照天津,岂愧浄而如练。” 宋 王禹偁 《商山海棠》诗:“桂须辞月窟,桃合避仙源。” 明 谢谠 《四喜记·禁苑奇逢》:“玉兔岂尝离月窟,竹狸空想喫天鹅。”《红楼梦》第五十回:“ 寳琴 也忙笑道:‘月窟翻银浪。’ 湘云 忙联道:‘霞城隐赤标。’” 空静空旷幽静。《北史·胡叟传》:“提壶执俎,至郭外空静处,设坐奠拜,尽孝思之敬。” 精神(1) [spirit;mind]∶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essence]∶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vigour]∶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lively]∶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will]∶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