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七禽咏不如归去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学箕 |
释义 | 七禽咏不如归去原文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声。汝动行人妇,行人动汝住。 鸣声不债主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乐何为。 诗词问答问:七禽咏不如归去的作者是谁?答:刘学箕 刘学箕七禽咏不如归去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不如归去古人以为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归去”,因用为催人归家之词。《蜀王本纪》:“ 蜀望帝 淫其臣 鱉灵 之妻,乃禪位而逃,时此鸟适鸣,故 蜀 人以杜鹃鸣为悲 望帝 ,其鸣为不如归去云。” 宋 梅尧臣 《杜鹃》诗:“ 蜀帝 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亦省作“ 不如归 ”。 宋 范仲淹 《越上闻子规》诗:“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宋 陈瓘 《满庭芳》词:“春鹃语,从来劝我,长道不如归。” 红春胭脂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装饰》:“﹝ 唐 ﹞ 僖昭 时,都下娼家竞事妆唇,妇女以此分妍否。其点注之工,名色差繁,其略有燕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 动行施行;走动;行动。《国语·楚语上》:“节制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之。”《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后汉书·寇荣传》:“閶闔九重,陷穽步设,举趾触罘罝,动行絓罗网。”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鸣声有特色的音响;独特的噪声 鸟鸣声 债主把钱借给别人收取利息的人;放债的人 良苦精良和粗劣。《管子·宙合》:“可正而视,言察美恶,审别良苦。”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苦,滥恶也。” 唐 刘禹锡 《贾客词》:“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1).很辛苦。《后汉书·王常传》:“ 光武 见 常 甚欢,劳之曰:‘ 王廷尉 良苦,每念往时,共更艰戹,何日忘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 世宗 许之,始赐 景 书曰‘皇帝恭问 江南 国主’,劳其良苦而已。” (2).很深。 郑观应 《盛世危言·善举》:“训哑院及训聋瞽院有残疾者,能令其识字知书,就其所能教以工艺,补天有术,施惠有方,用心亦良苦矣。” 血流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血液 用处用途;作用 毫无用处 不如归见“ 不如归去 ”。 何为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