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辙 |
释义 | 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原文此身虽复类潜夫,衰老无心强著书。道路不知奔走贱,交游空怪往还疏。 弦歌更就三年学,簿领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处,莫将文采笑空疏。 诗词问答问: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苏辙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虽复犹纵令。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虽復守辱不已,犹当絶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自尔承基纂基,保受姓氏,虽復千年一圣,终是百世同宗。” 潜夫隐者。 清 方文 《从子子唯园中作》诗:“勿使衡门延俗客,每将疑义问潜夫。” 清 金农 《题卖饼家壁》诗:“葱肆浆房半故儒,康衢卖饼亦潜夫。” 衰老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无心(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著书撰写著作。 道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奔走(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交游亦作“ 交游 ”。1.朋友。《管子·权修》:“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郑君墓志铭》:“君天性和乐,居家事人,与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尝变节。”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伯升 ﹞豪詄自喜,意气卓犖,交游满天下。”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至于地方一层,实在毫无办法想了。因为我并无交游,止认得几个学校。” (2).交际;结交朋友。《荀子·君道》:“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内翰书》:“与 和叔 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 见“ 交游 ”。 往还去和来;往来 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簿领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一味(1) 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一味蛮干 (2) 单纯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它日以后的某一天。 唐 无名氏 《迷楼记》:“它日,倭民 王义 上奏。”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见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觉遗其引。它日,内库失金,守藏吏以闻。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盗也。”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文采(1) 错杂艳丽的色彩 (2)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空疏空洞浅薄,没有实在的内容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