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还丹复命篇·其九·七言三十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薛道光 |
释义 | 原文六百篇中仔细推,潜藏飞跃探幽微。 亲疏回互相谙悉,盗取七星南斗机。 诗词问答问:《还丹复命篇·其九·七言三十首》的作者是谁?答:薛道光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微韵 2. 按:原序云作于靖康元年,五言十六首,以表二八一斤之数,七言三十首,以表三十日之大功。 参考注释百篇(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 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百篇”作《尚书》的代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太宗 赋《尚书》曰:‘日昃翫《百篇》,临灯披《五典》。’” (2).极言诗篇之多。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仔细(1) 当心;细心 路很滑,仔细点儿 (2) 〈方〉∶节俭的;不浪费的 日子过得仔细 潜藏(1) 藏在隐蔽处 老虎潜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2) 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 特务潜藏在乡下 飞跃(1) 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比喻突飞猛进 时代飞跃 (2) 飞腾跳跃 一只鹿在开阔的田野上飞跃前进 幽微(1) 微弱 呼吸幽微 (2) 深奥精微 涵义幽微 亲疏亲近和疏远 互相彼此 互相攻击。——《广东军务记》 互相吞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互相轩邈。——吴均《与朱元思书》 互相的爱慕 谙悉熟知。《宋书·王僧绰传》:“ 元嘉 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亮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一状》:“伏缘臣等自领经略之任,竭心戎事。其於边上利害,军事情伪,年岁之后,方能諳悉。”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如 孟德斯鳩 之鸿哲,亦谓一国之民,固多庸众,然使畀以选举之权,其智尚足以任,盖其所择者,皆己所諳悉,而耳目闻见之可荧也。” 盗取亦作“盗取”。1.窃取;掠夺。《汉书·田延年传》:“ 延年 上簿诈增僦直车二千,凡六千万,盗取其半。”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伺道行妇女有美者,輒盗取将去,人不得知。”《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 张公 惊慌了,只得将前项盗取画眉、勒死 沉秀 一节,一一供招了。” 沉从文 《我的生活·保靖》:“有时,后山虎豹来人家猪豢中盗取小猪。” (2).谦辞。犹摘录,抄录。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时恐惧,小閒,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 七星(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 孙希旦 集解:“七星,南方朱鸟之第四宿。” (2).指北斗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 李冰 造七桥,上应七星。” 闻捷 《生活的赞歌·夜过玉门》:“我指着山顶的几点灯光,说它是永恒的北斗七星。” (3).七个星形的黑子或饰物。《晋书·桓温传》:“ 温 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宋史·舆服志三》:“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 (4).古乐器名,属管乐。《通典·乐四》:“七星,不知谁所作,其长盈寻。”《宋史·乐志四》:“大晟匏有三色:一曰七星,二曰九星,三曰闰餘,莫见古制。” 斗机北斗七星的第三星,名天玑。玑,亦写作“机”。亦泛指北斗。 汉 蔡邕 《青衣赋》:“南瞻井柳,仰察斗机,非彼牛女,隔於河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