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英州理掾朱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庠 |
释义 | 送英州理掾朱舅原文远补参卿掾,来过乞墅甥。秋悲先雁引,晓涕伴参横。 薏子期蠲疾,梅花幸寄声。 片言无异俗,阴德在乡闳。 诗词问答问:送英州理掾朱舅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参考注释参卿对参谋、参军的敬称。 唐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归乡。” 唐 耿湋 《送绛州郭参军》诗:“人传府公政,记室有参卿。” 乞墅给予别墅。语出《晋书·谢安传》:“ 安 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 玄 围棊赌别墅。 安 常棊劣於 玄 ,是日 玄 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 顾谓其甥 羊曇 曰‘以墅乞汝。’”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雁引亦作“鴈引”。雁的鸣声。引,曲。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气清知雁引,露华识猿音。”《文选》收此诗作“鴈引”。 参横参星横斜。指夜深。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宋 秦观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诗:“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唐客斋 ﹞雅好宾客,舃屐到门,欢然握手,袒裼呼卢,参横月落。”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 王叟 ﹞与 李嫗 谈故事,每月落参横,仅见烟斗中一星火,而谈犹弗止。” 子期即 锺子期 。 春秋 时 楚 人,精于音律,与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听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唐 李峤 《琴》诗:“ 子期 如可听,山水响餘哀。” 唐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诗:“三尺焦桐七条线, 子期 师旷 两沉沉。”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 子期 子野 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参见“ 伯牙 ”。 蠲疾治愈疾病。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他金丹蠲疾,既投续命之胶;玉薤临风,又吐惊人之语。” 梅花(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寄声托人传话。《汉书·赵广汉传》:“ 界上 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党项羌 掠 回鶻 贡物, 遵诲 寄声誚让之, 羌 惧,即遣使谢,归其所掠。”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屡託人寄声邀予,因事冗未往。” 片言简短的文字或语言 无异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阴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