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自海上来留题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杰 |
释义 | 自海上来留题原文佛日山前水,行人甘露杯。 须知源派远,直自四明来。 诗词问答问:自海上来留题的作者是谁?答:杨杰 注释1. 五言绝句 押灰韵 2. 同上书卷八一 参考注释佛日对佛的敬称。佛教认为佛之法力广大,普济众生,如日之普照大地,故以日为喻。《观无量寿经》:“唯愿佛日教我,观於清浄业处。”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佛日出世,同遣惑霜。” 唐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明 唐顺之 《登毗卢阁》诗:“窓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甘露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须知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源派犹源流。事物的起源和发展。《新唐书·韦述传》:“ 述 好谱学,见 柳冲 所撰《姓族系録》,每私写怀之,还舍则又缮録,故於百氏源派为详,乃更撰《开元谱》二十篇。”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后人不知,往往谓 祐陵 画本 崔白 ,书学 薛稷 ,凡斯失其源派矣。” 四明山名。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发脉,绵亘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县 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 四明山 。《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兴华顶,齐跨数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则直谓之 四明 。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山山盘亘,竹树葱菁,众壑之水,乱流争趋。入益深,猿鸟之声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气,觉与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汉 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