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大有(小石)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邦彦 |
释义 | 大有(小石)原文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柳无言,双眉尽日齐斗。 都缘薄幸赋情浅,许多时、不成欢偶。 幸自也,总由他,何须负这心口。 令人恨,行坐儿断了更思量,没心求守。 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 却更被温存后。 都忘了、当时僝僽。 便搊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 诗词问答问:大有(小石)的作者是谁?答:周邦彦 参考注释仙骨(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清羸清瘦羸弱。《南齐书·桂阳王铄传》:“ 鑠 清羸有冷疾,常枕卧。”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怎奈向、 兰成 顦顇, 卫玠 清羸,等閒时、易伤心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 陈伯璣 ﹞清羸如不胜衣。” 沈腰《梁书·沉约传》载: 沉约 与 徐勉 素善,遂以书陈情于 勉 ,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宋 周邦彦 《大有·小石》词:“仙骨清羸, 沉 腰顦顇。”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你为我病懨懨搀过这裙儿带,我为你 沉 腰宽减尽了形骸。” 清 赵翼 《题沉既堂前辈<载书移居图>》诗:“只愁撑满便便腹,难作 东阳 瘦 沉 腰。” 憔悴(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惊怪惊讶;惊异 日食、月食是正常现象,用不着惊怪 消瘦体重减轻变瘦 他的病使他身体消瘦了 尽日(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薄幸薄情;负心。也指负心的人 决不学那负心薄幸之徒 赋情天性。《平山冷燕》第六回:“最奇的是﹝ 冷絳雪 ﹞禀性聪明,赋情敏慧,见了书史笔墨,便如性命。” 多时很长一段时间 恭候多时 不成——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幸自本自,原来。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鬭轻盈。” 宋 杨万里 《次乞米韵》:“诗肠幸自无烟火,句眼何愁著点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自夫妻恁美满,被旁人廝间谍。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心口(1) 心与口。心头,心 (2) 胸口 令人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行坐行走或坐定。谓一举一动。 唐 杜甫 《又示两儿》诗:“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 宋 杜安世 《鹤冲天》词:“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小娘子,这里不是安顿你去处,你须见他们行坐时只要坏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从这天起,他便如油锅上蚂蚁一般行坐不安。” 思量(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没心(1).无意,没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水浒传》第六五回:“那梢公便去打开包来看时,见了许多金银,便没心分与那瘦后生。” (2).没有心计。《红楼梦》第四九回:“説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八:“ 孙八 是一块黑炭,自己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黑了,而且想不起怎么就不黑了,因为他就没心。” (3).无兴致。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 小玲 没心欣赏大自然为她绘制的水彩画。” 前日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仍旧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相当于“仍然” 几年不见,他仍旧是那个模样 温存(1) 真情安慰;温顺体贴 情人温存亲切的倾诉 (2) 休养 老太太本无大病,温存了一日,至晚也就好了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僝僽(1) 憔悴 僝僽,僝僽,比着梅花谁瘦。——张辑《如梦令·比梅》 (2) 烦恼;忧愁 唱道几处笙歌,几家僝僽。——范子安《竹叶舟》 (3) 折磨 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黄庭坚《宴桃源》 (4) 埋怨;责怪 只愁彰露,那人知后,把我来僝僽。——周邦彦《青玉案》 (5) 排遣 可惜春残风雨又,收拾情怀,闲把诗僝僽。——辛弃疾《蝶恋花·和杨济公韵词》 搊撮犹打迭。 宋 周邦彦 《大有》词:“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却更被温存后,都忘了、当时僝僽。便搊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参见“ 打叠 ”。 九百(1).亦作“ 九伯 ”、“ 九陌 ”。 宋 、 元 、 明 时讥人痴呆、神气不足。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卷二三:“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我问你,你是风魔呵是九伯?”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言多语少,小人有些九陌风魔。”《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休唱报牓郎君去,且唱 包公 九百人。” (2).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清 翟灝 《通俗编·数目》:“《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今犹以较论细琐人为九百。” (3).复姓。 汉 有 九百里 。见《通志·氏族五》引《姓苑》。 身心(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依前照旧;仍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则科茹不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 宋 张先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词:“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转又上楼去,依前倒在牀上。”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