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后苦寒行二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杜甫 |
释义 | 后苦寒行二首原文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 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轩人得知。 诗词问答问:后苦寒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全唐诗:卷222_30 参考注释南纪(1).《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郑玄 笺:“ 江 也, 汉 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 吴 楚 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 南朝 梁 江淹 《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赞政南纪,播惠西夏。” 宋 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中原仍梦里,南纪且愁边。”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象齿焚身,祸延南纪。” (2).即南戒。 唐 韩愈 《后苦寒行》之一:“南纪 巫 庐 瘴不絶,太古以来无尺雪。” 仇兆鳌 注引 李淳风 《法象志》:“以天下山河分为两戒,北纪所以限戎狄,南纪所以限蛮夷。” 清 赵翼 《滇城》诗:“南纪河山推重镇,前朝汤沐守通侯。”详“ 南戒 ”。 太古最古老的时代 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与现在之间的这段时间 受命以来。——诸葛亮《出师表》 自唐显庆以来。——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尺雪一尺厚的雪。指大雪。语本《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晋书·陆机传》:“大风折木,平地尺雪。”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南纪 巫 庐 瘴不絶,太古以来无尺雪。” 元 王恽 《和东坡聚星堂雪诗》:“天风一夜吹端叶,清晓开门惊尺雪。”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来蛮夷间。——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为降虏于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长老(1) 年纪大的人 (2) 对和尚的尊称 小长老 怨苦怨恨痛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始皇 三十三年……筑 长城 及开 南越 地,昼警夜作,民劳怨苦。”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王孙兮甚可憎。” 宋 苏轼 《论时政状》:“陛下自去岁以来,所行新政,皆不与治同道……四海骚动,行路怨苦。” 昆仑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和《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天关(1).犹天门。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雍乐》:“迴日轡,动天关。” 唐 孟郊 《杏殇》诗之七:“灵凤不衔诉,谁为叩天关。” 宋 叶适 《赠祈雨妙闍黎》诗:“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 (2).指地势险要的关隘。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蛮夷长老畏苦寒, 崑崙 天关冻应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书巢 ……《朝天峡》云:‘侧目望天关,阁道更渺茫。’” (3).指宫廷。 唐 皎然 《览史》诗:“嘉谋匡帝道,高步游天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九:“天关啟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 清 唐孙华 《舟雨遣闷》诗之二:“却笑儒生思献赋,欲持片纸撼天关。” (4).星名。称角星。《晋书·天文志上》:“二十八舍东方角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 (5).星名。北辰。《文选·扬雄<长杨赋>》:“ 高祖 奉命,顺斗极,运天关。” 李善 注:“《天官星占》曰:‘北辰一名天关。’又《星经》曰:‘牵牛神一名天关。’” (6).星名。称春三月的斗星。《太公金匮》:“春三月斗星为天关。” (7).星名。称冬月的奎星。《太公金匮》:“冬月奎星为天关。” 玄猿见“ 玄猨 ”。 口噤口紧闭。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鵠翅垂眼流血。” 明 李贽 《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刘禪 之病,牙关紧闭,口噤不开,无所用药者也。”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白鹄(1).鸟名。又名天鹅。全身羽毛雪白。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弋白鵠,连鴐鹅。”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我盼望你今后的景况像湖心底白鹄一样。” (2).良马名。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武帝 讨 董卓 ,夜行失马, 洪 以其所乘马上帝。其马号曰白鵠。此马走时,惟觉耳中风声,足似不践地。” 流血(1) 人或动物的血液从伤口流出 伤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负伤或牺牲 泥补犹弥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调》:“乃一时照管不到,致生漏孔,所谓至人千虑,必有一失。此等空隙,全靠后人泥补,不得听其缺陷而使千古无全文也。” 地裂(1).由于地壳变动而土地开裂。《后汉书·和帝纪》:“秋七月乙巳, 易阳 地裂。”《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 绍兴 ﹞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弘治 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大风,西山水发,山崩地裂, 西湖 溢。” (2).土地的裂缝。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江门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22万。是内河航运重要港口,物资集散中心 中夜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白屋(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为古代平民所居。《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 尧 白屋。”《汉书·王莽传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 颜师古 注:“白屋,谓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屋》:“古者宫室有度,官不及数,则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画,是为白屋也已。” 元 李翀 《日闻录》:“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 桓公 楹,非礼也。’在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堊,大夫苍士黈黄色也。按此则屋楹循等级用采,庶人则不许,是以谓之白屋也。”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认做青云贵客了。” (2).指平民或寒士。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将军辅翼幼君,将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今士见者皆露索、挟持,恐非 周公 辅相 成王 之礼,致白屋之意也。”《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昔 周公旦 父 文 兄 武 ,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 周 道以隆,天下归德。” 李贤 注:“白屋,匹夫也。”《新唐书·张玄素传》:“ 周公 资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况下 周公 之人哉?”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不屈朱门贵,能怜白屋贫。”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无阶级之害。” (3).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刺史 毛奕 表行贰师将军,将 酒泉 、 敦煌 兵千人,至 楼兰 屯田,起 白屋 ,召 鄯善 、 焉耆 、 龟兹 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 河 。” 天兵(1) 神话中指天神的兵。比喻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军队 (2) 指帝王的军队 斩断砍断;切断。《荀子·正论》:“捶笞臏脚,斩断枯磔。”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二:“天兵斩断 青海 戎,杀气南行动坤轴。”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提把絶命刀,斩断情根在这遭。” 华山 《英雄的十月》:“他们以三十一小时的惊人速度攻克 锦州 而轰动中外,把 蒋 家小王朝的‘ 东北 生命线’一举斩断了。” 青海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杀气(1) 凶恶吓人的气势 杀气腾腾 (2) 发泄气愤;出气 你有委屈就说出来,不该拿别人杀气 (3) 阴气;寒气 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史记·匈奴列传》 (4) 战场上杀伐之气,借指战事 杀气腾空 行动(1) 走动;行走 (2)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亦指活动 (3) 举动;动作;举止 劭见房中书囊衣冠,都是应举的行动。——《喻世明言》 (4) 动不动 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红楼梦》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不尔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苦寒极端寒冷;严寒 凌澌流动的冰凌。 宋 苏轼 《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明 杨慎 《崤关行》:“凌澌正坚沍,河水无汍澜。” 彼苍天的代称。《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苍,天色 幸彼苍默佑。——《广州军务记》 回轩回曲的长窗。后因以“回轩”为长窗之别名。《文选·陆机<吴趋行>》:“重欒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李善 注:“轩,长窗也。言长窗开於屋之曲阿也。”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羽集卷四二:“回轩,长窗也。” 犹回车。 晋 卢谌 《览古》诗:“屈节 邯郸 中,俛首忍迴轩。”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迴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必冀众真迂驾,万圣迴轩。” 得知从…知道 经最终调查,得知知识渊博的讲演者在此之前,已将其演说稿译成英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