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陈孝子(何九云弃诸生庐墓二十馀年)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丘象豫 |
释义 | 原文皋鱼拥镰泣,千载尚心哀。 皇皇陈孝子,终庐土一抔。 麋鹿走我侧,乌鸟鸣其隈。 岁时暂返舍,群从恤然来。 遗风犹在口,令人痛南陔。 诗词问答问:《陈孝子(何九云弃诸生庐墓二十馀年)》的作者是谁?答:丘象豫 注释1.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2. 何九云弃诸生庐墓二十馀年 参考注释皋鱼亦作“皐鱼”。亦作“皋鱼”。人名。《韩诗外传》卷九载: 孔子 行,见 皋鱼 哭于道旁,辟车与之言。 皋鱼 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閒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絶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后因用作人子不及养亲的典故。 汉 马融 《长笛赋》:“ 澹臺 载尸归, 皐鱼 节其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拆书见镜》:“下官只为竭忠王室,致令举家击累。慈亲若亡,吾其为 皋鱼 矣。” 清 尤侗 《生日志感怀》诗:“萧瑟江关哀 庾信 ,飘摇风树泣 皐鱼 。”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皇皇旺盛的样子 矞矞皇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孝子(1) 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2) 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麋鹿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乌鸟(1).乌鸦之属。《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 郑玄 注:“乌谓卑居鹊之属。” 贾公彦 疏:“卑居雅乌云鹊者,即山鹊卑居之类。” 唐 李郢 《寒食野望》诗:“乌鸟乱啼人未远,野风吹散白棠梨。”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四:“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2).古称乌鸟反哺,因以喻孝亲之人子。 晋 傅咸 《申怀赋》:“尽乌鸟之至情,竭欢敬於膝下。” 唐 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觐》诗:“斜日催乌鸟,清江照綵衣。” 明 张居正 《谢准假归葬疏》:“顾臣昔者急切求归,祇欲遂乌鸟思亲之念。” 岁时一年;四季;季节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优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返舍回家。《儒林外史》第八回:“所以小娃们在京师转觉无聊,商议不如返舍为是。” 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礼服名羣从,恩爱若同生。”《晋书·阮咸传》:“羣从昆弟,莫不以放达为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兄弟不睦,则子姪不爱。子姪不爱,则羣从致薄。” 唐 杨炯 《伯父杨公墓志铭》:“乃率羣从子弟,营别业於 宜神乡 之 望仙里 。” 恤然惊恐貌。 清 吴伟业 《柳敬亭传》:“闻子説者,危坐变色,毛髮尽悚,舌憍然不能下……听者儻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惊恐貌。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夫人见虎则卹然骇,闭门而拒之,惟恐不速,见鼠则恬不为怪。” 遗风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史记·吴太伯世家》 扬郑卫之浩乐,结激 楚之遗风。——《淮南子·原道训》 令人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南陔《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 杨炯 《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菴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