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万松寺三首·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万松寺三首·其三原文挐盖垂幢万状呈,金仙羽卫化人城。 谡涛入耳耳根净,仍是去年此刻声。 诗词问答问:万松寺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八 参考注释万状各种状态,形容程度极深 惊恐万状 仙羽指鹤。传说中仙人往往养鹤,故名。 唐 钱起 《送陆贽擢第还苏州》诗:“ 华亭 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化人(1).有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 张湛 注:“化幻人也。” 清 赵翼 《<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术的人。《关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3).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 周穆王 时, 文殊 、 目连 来化, 穆王 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躡飞鞚。” 王十朋 注:“ 自水巖 有大足迹,世谓之佛迹。今‘化人’,则借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金 雷琯 《龙德宫》诗:“綵仗竟无金母降,仙裾犹忆化人携。” 清 吴伟业 《海市》之二:“灝气空濛万象来,非烟非雾化人裁。” (5).劝化人;教化人。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释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与化人,盖殊路而同归。”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铭》:“有 唐 以武勘乱,以文化人。” 入耳悦耳;中听 不堪入耳 耳根(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仍是(1) 还是要,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还是要 仍是重要的人物 (2) 形式、条件、状况、数量继续不变 这个条约五十年仍是有效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此刻现在这个时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