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方观承进棉花图十六事各题其十三·布浆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经纬相资南北方,藉知物性亦如强。 刷纱束络俾成绪,骨力停匀在布浆。 诗词问答问:《方观承进棉花图十六事各题其十三·布浆》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 2. 南北皆产棉而估舶每南北往来互贩或云北棉宜作经南棉宜作纬有相资成用者盖风土刚柔不同故棉性亦异云 参考注释经纬(1) 经线和纬线 (2) 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 经纬万端 (3) 规划治理 经纬其民 (4) 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相资(1).相互凭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和乐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 宋 张载 《正蒙·太和》:“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上下相资,恩意交浹。” (2).相互资助。《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然勉为吾合二国之懽,通商贾、易有无以相资,亦所以报我也!”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物性事物的本性。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呜呼!地土风气之能移物性如是耶?”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惟有阴阳五行之僻论,跋扈于学界,语及物性,则缘附以为辞,怪诞支离,不可穷詰。” 成绪(1).成为思绪。 晋 陆机 《叹逝赋》:“幽情发而成绪,滞思叩而兴端。” (2).传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 惇 厉色曰:‘ 光 辅母后独掌政柄,不务纂绍先烈,肆意大改成绪,误国如此,非姦邪而何?’” (3).成绩。 明 宋濂 《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营度於其内,显考则随物顺成应之於外,岁增月衍,颇有成绪。” 骨力(1) (2) 雄健的书法的笔力 对联上的几个字写得很有骨力 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 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晋书·王献之传》 (3) 力气 大无骨力,角翼不颈,则以大而服小。——汉· 王充《论衡·物势》 (4) 〈方〉∶硬挺;结实 这把伞真骨力 这老头儿八十了,身子骨(gǔ)还挺骨力 停匀均匀;匀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纳紬绢尺度》:“宜令诸州道府,来年所纳官绢,每匹须及一十二两,其絁紬只要夹密停匀,不定斤两。” 宋 姜夔 《续书谱·疏密》:“书以疎为风神,密为老气。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鱼之四点,画之九画,必须上笔劲静,疎密停匀为佳。”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端砚﹞其受墨也,差差鳞鳞,融洽停匀,石与墨得,墨与石亲,沛然膏流,油然酎醇。”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因此特别爱重她的头发,……如果有一缕还欠妥贴,有一处尚未停匀,她是不惜化加倍的工夫从新梳过的。”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