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渔家傲引/渔家傲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适 |
释义 | 渔家傲引/渔家傲原文九月芦香霜旦旦。丹枫落尽吴江岸。 长濑黄昏张蟹断。 灯火乱。 圆沙惊起行行雁。 半夜系船桥北岸。 三杯睡著无人唤。 睡觉只疑桥不见。 风已变。 缆绳吹断船头转。 诗词问答问:渔家傲引/渔家傲的作者是谁?答:洪适 参考注释九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 第九个太阴月 (3) 九个月 霜旦冬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十五日……两岸緑橘丹枫,珍苞映日,虽霜旦严辰,有同暄藻。” 枫落见“ 枫落吴江 ”。 吴江(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 (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黄昏(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蟹断亦作“ 蟹籪 ”。捕蟹之具,状如竹帘,横置河道之中以断蟹的通路。《太平广记》卷三二三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宋 元嘉 初, 富阳 人姓 王 ,于穷瀆中作蟹籪。” 唐 陆龟蒙 《蟹志》:“﹝蟹﹞蚤夜觱沸,指江而奔,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考据最难》:“纬萧,蟹断也。二字出《庄子》, 陶九成 作《輟耕録》,不知二字所出。”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编竹湖中以取鱼蟹,名曰蟹籪。按字书无籪字, 吴梅村 《涂松晚发》诗:‘籪响若鸣滩。’《吴江县誌》引 陆鲁望 《渔具》诗序:列竹海澨曰沪,今谓之籪。攷 陶九成 引 鲁望 《蟹志》:‘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名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尔。’则当为断字,《姑苏志》亦作断。” 灯火泛指亮着的灯烛 惊起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行雁(1).成行的飞雁。 唐 李溟 《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2).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鴈行。” 郑玄 笺:“鴈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北史·薛叔传》:“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使义均行雁,次若贯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銓衡?” (3).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 清 赵翼 《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寇》诗:“繄余年亦七十七,幸附殷兄列行雁。” 半夜(1) 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船桥(1).用船只搭建的浮桥。《辽史·圣宗纪一》:“丙寅,驻蹕 土河 。以暴涨,命造船桥。”《元史·石抹按只传》:“ 中统 三年,授 河中府 船桥水手军总管,佩金符,以立浮桥功也。” (2).上甲板的前高处,指挥船只航行的处所。 无人(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睡觉(1) 在睡眠状态中休息;睡着 昨晚在俱乐部睡觉 (2) 睡醒 快去朝议房里伺候。倘若睡觉,亟来报知,切勿误事。——《二刻拍案惊奇》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缆绳系船用的粗大绳索 船头即“船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