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宋刘伯龙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孙元晏 |
释义 | 宋刘伯龙原文位重何如不厌贫,伯龙孤子只修身。固知生计还须有,穷鬼临时也笑人。 诗词问答问:宋刘伯龙的作者是谁?答:孙元晏 孙元晏宋刘伯龙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67-40 参考注释何如(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不厌(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孤子(1) 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2) 见“孤哀子” 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修身养性 生计(1) 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穷鬼(1).指使人穷困的鬼。 六朝 以来风俗,民间多于农历正月某日作诗文祭送之,谓之送穷。 唐 韩愈 《送穷文》:“﹝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 唐 张鷟 《游仙窟》:“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 宋 陆游 《雨中过东村》诗:“穷鬼有灵挥不去,死魔多力到无期。”参见“ 送穷 ”。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送穷鬼》。 (2).詈词。骂人贫穷。 黎汝青 《三号瞭望哨》:“穷鬼,把它吃了吧!” 临时非正式的;短期的、暂时的 临时总统 这本参考书临时借用一下 临时办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