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代简答师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朋 |
释义 | 代简答师川原文不觉日还至,方惊岁已残。 吾徒知寂寞,尺素问平安。 颠眴复如此,诗成讵可观。 寻常邈胡越,祇觉怕风寒。 诗词问答问:代简答师川的作者是谁?答:洪朋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不觉(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还至归来;回到。《国语·楚语上》:“师还至,则以王如 庐 , 庐 戢黎 杀二子而復王。”《史记·大宛列传》:“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 敦煌 ,士不过什一二。”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当伯 天监 二年六月从 广州 还至, 整 復夺取。”《百喻经·为熊所啮喻》:“困急出林,还至伴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商功父 ﹞就空中还至 贺州 ,到了家里。” 吾徒(1).我的门徒。《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犹我辈。 汉 班固 《答宾戏》:“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伍乔 《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寂寞(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尺素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平安(1) (2)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平安无事 (3) 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 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 (4) 指心境平静安定 心很平安 颠眴(1).颠顿昏花。 宋 王安石 《梦黄吉甫》诗:“山林老颠眴,数日占黄壤。” (2).即癫痫病。俗称羊痫疯。《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臣常有颠眴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 李善 注:“眴与眩古字通。” 张铣 注:“颠眴,谓风病也。”参见“ 颠癎 ”。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可观(1)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观 (2) 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观的收入 (3) 优美好看 这孩子仪容可观,说话伶俐 寻常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胡越(1). 胡 与 越 。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 胡 越 。” 宋 司马光 《言施行封事上殿札子》:“ 汉武帝 详延特起之士,待以不次之位,终获其用,威加 胡 越 。” 清 姚鼐 《咏古》之二:“ 秦皇 服 胡 越 ,六合归悬衡。”后亦泛指异族。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而听该酋置馆,杂居齐齿,胡越横行輦轂,羌夷布满街衢,自古及今,实所未闻。” (2). 胡 地在北, 越 在南,比喻疏远隔绝。《淮南子·俶真训》:“六合之内,一举而千万里。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高诱 注:“肝胆喻近,胡越喻远。”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况以胶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书》之一:“人生聚散,忧患百端,相见何时?况开年决求南去,遂益为胡越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相如倦游》:“当时已惭裾曳,何况飘蓬,转眼又成胡越。” (3).比喻敌人或对立关系。 宋 苏轼 《韩愈论》:“儒墨之相戾,不啻若 胡 越 ,而其疑似之间,相去不能以髮,宜乎 愈 之以为一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冢宰避内阁》:“ 孙富平 与 新建 各结强援,相攻若 胡 越 ,而阁部成两讼场矣。” 风寒(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