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官 |
释义 | 学官历史知识 学官怎么写好看:
学官历史词典解释泛指掌管学校教育之官员。又有教官、校官、广文、学博等称呼。汉代设于中央机构者有博士、博士祭酒等。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或称校官,有文学掾史、经师等,掌理学政,教授诸生。平帝元始三年(3),王莽立学校于县、道、乡、聚,东汉因之,其学官多称校官。东汉末年,学校制度废败,故建安八年(203)规定,县满五百户者皆置学官(时学校官舍亦称学官,或学宫)。西晋置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均属学官。隋代国子寺四学、唐代国子监六学各有博士、助教,均谓之学官,而国子监祭酒、司业、丞、主簿等,则称监官。宋代以后的提学、学政,以及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均称学官。明清对儒学学官等级做了规定,属府学者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为副职,掌教导在学之生员。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张?—前292 战国时燕将。 一名魁。齐湣王七年前293,兴兵伐宋,燕昭王佯为屈从齐国,派他率燕军助攻。次年,为齐湣王所杀。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