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二·规月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跨水为桥如半璧,映波却似月规圆。 谢庄未足知全体,朏魄烦辞著赋篇。 诗词问答问:《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二·规月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一 参考注释跨水(1).指跨越水上两支点之间的距离。 唐 杜宝 《大业杂记》:“至 洛水 ,有 天津浮桥 ,跨水长一百三十步。”引申指桥梁。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临 閶门 之跨水,耸重闕而开都。” (2).跨踞河的两岸。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巖。” 半璧(1).即璜。半圆形的玉器。 汉 班固 《 * 通·文质》:“璜者半璧,位在北方。” (2).指弦月。 北周 庾信 《望月》诗:“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月规(1).月亮的别称。因月圆中规,故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 翟天师 ﹞曾於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 翟 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闕满焉,数息间不復见。” (2).按成规每月付给的费用。 清 魏源 《筹海篇四》:“巡船水师受月规,私放入口,於是藩篱溃决。” 谢庄(421-466)南朝宋文学家。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能诗、赋,所作《月赋》为南朝咏物写景小赋的代表作。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未足(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全体(1) 整个身体 全体炙之 (2) 指事物的全部 全体工作人员 全体演员 (3) 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影响全体 朏魄(1).新月的月光。亦用为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 晋 庾阐 《海赋》:“朏魄昏微,乍明乍没。”《文选·颜延之<应诏讌曲水作诗>》:“朏魄双交,月气参变。” 李善 注:“朏魄双交,谓三日也。凡朏魄之交,皆在月三日之夕。”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浙江》:“是故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盈於朔望,消於朏魄,虚於上下弦,息於辉朒,故潮有大小焉。” (2).犹月形。借指月亮圆缺明暗的变化。《新唐书·历志三下》:“日,君道也,无朏魄之变;月,臣道也,远日益明,近日益亏。” (3).借指月亮。 宋 梅尧臣 《寄维阳许待制》诗序:“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