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洞霄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时英 |
释义 | 游洞霄原文撇开尘鞅作清游,路转溪回景物幽。楼阁插天藏九锁,林崖飞瀑看双流。 声锵玉佩三更月,冷浸冰壶一段秋。 从此濯缨趋□□,□□□□□□□。 诗词问答问:游洞霄的作者是谁?答:李时英 参考注释撇开(1) 放在一边,不予讨论或考虑 咱们撇开这个问题 (2) 丢下 撇开整个事务不管 尘鞅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宋 范成大 《送关寿卿校书出守简州》诗:“ 京 洛 知心尘鞅里, 江 吴 携手暮帆边。”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君今谢尘鞅,轻装去如驶。” 清游亦作“ 清游 ”。清雅游赏。 晋 潘岳 《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侍郎使虏》诗:“清游不可迟,日日檥船待。”《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云 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 郁达夫 《重访蓝亭有赠》诗:“去年今日题诗处,记得清游第二回。” 见“ 清游 ”。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楼阁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天藏(1).天然之府藏。指盐。《魏书·食货志》:“盐池天藏,资育羣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天藏》:“ 北魏 元雍 奏云:‘盐池,天藏也。’ 宋 人四六‘私盐私茶’以‘天藏月团’为对,本此。” (2).谓皇家之府藏。《南齐书·张敬儿传》:“谓其大收宫女,劫夺天藏。” (3).佛教菩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近佛画中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 (4).指人的躯体。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九锁谓道路曲折险阻。 宋 林景熙 《大涤洞天》诗:“九锁絶人寰,一嶂耸天柱。” 明 宋濂 《瑯琊山游记》:“盖峯回路转,九锁而至 开化禪院 。” 飞瀑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 清 林则徐 《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刘大白 《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 双流当发送电报信号时,利用反向电流以使信号从传号状态变到空号状态 玉佩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三更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冰壶(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一段一部分 一段树干 从此(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濯缨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