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大雅振洪音,明堂奏清夷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答赠高斗仲学博》

全文:
我有一素琴,寥寥韵在兹。
缅怀钟子期,惜我不同时。
流泉封玉匣,清响为谁挥。
高凉有韵士,雄情太古姿。
大雅振洪音,明堂奏清夷
顾我爨下质,泠然惬心知。
为君重拂拭,长鸣安敢辞。
胶漆亮不渝,永言嗣夙徽。

参考注释

大雅

(1).《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閎雅淳正的诗篇。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诗》有《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谓高尚雅正。 宋 叶适 《贺县尉》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洪音

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 宋 元 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 明 清 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明堂

(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清夷

(1).亦作“ 清彝 ”。清平;太平。 汉 蔡邕 《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通清夷之路,塞邪枉之门。”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愿言保明德,王室佇清夷。” 明 范文苂 《沉华阳传》:“一旦皇路清彝,访求死事孤忠,则公之食报於身后者,宜何如其俊伟乎!”

(2).清净恬淡。《世说新语·言语》“ 乐 令女适大将军 成都王 颖 ”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乐广 ﹞清夷冲旷。” 宋 曾巩 《知制诰授中司制》:“某志行清夷。” 明 杨慎 《题杨补之梅》诗:“寂寞真称 子云 裔,清夷不为 秦檜 緇。”

(3).明白平易。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莫志铭》:“词旨清夷,风格温雅。”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