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孚的《冬日予与六人者游焦山谒圜禅师访瘗鹤铭断碑及焦公丹台怆然有怀兼柬朱陈二友陈方病目而朱校易未毕》 全文: 平生纨绮场,宁食三年艾。 江山岂宿缘,老去尚馀爱。 兹晨幸休暇,共步青莲界。 风漪湛如熨,霜叶红可画。 道人喜客至,棐几共清话。 从容得一饱,老□□□□。 起遵岩下路,芒屦濯湍濑。 摩挲华阳碑,一读一感慨。 高名竟谁氏,陵谷已迁坏。 缅怀九转丹,吾老庸可待。 陈翁熬六药,朱郎研八卦。 虽云竹林集,尚欠二子在。 发春吾将遨,负约幸无再。
参考注释发春(1).春气发动。谓春天万物发生。常用以指孟春。《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 王逸 注:“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发春而后,悬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谓也。”《后汉书·冯衍传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李贤 注:“开、发,皆始也。《尔雅》曰:‘春为发生。’”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及乎献岁元辰,东风发春。” 元 王恽 《双鸳鸯·柳圈辞》曲:“暖烟飘,緑杨桥。旋结柔圈折细条,都把发春闲懊恼,碧波深处一时抛。” (2).指农历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上春、初春、开春、发春。” 唐 柳宗元 《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诗:“发春念长违,中夏欣再覩。” 负约 失信,背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