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玉河泛舟归万寿山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玉河泛舟归万寿山原文归舟泛玉河,背指玉山螺。 搜景未良久,得诗亦已多。 篷延斜岸绿,帆趁顺流波。 胜处日方午,馀閒一再过。 诗词问答问:玉河泛舟归万寿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八 参考注释归舟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玉河(1).天河。 元 丁复 《送廉公子北归》诗:“江上行逢瑶圃树,天边归泛玉河查。”《群音类选·溉园记·后园相窥》:“徐徐抱瓮向岩阿,欲问天孙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瓏如雪。”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诗:“青楼綺阁不卷帘,玉河冻合层冰坚。” 背指(1).向后指画。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石出倒听枫叶下,櫓摇背指菊花开。” (2).在背后指点。 宋 惠洪 《南昌重会汪彦章》诗:“去年兴发看京华,笑傲清狂人背指。” 玉山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良久(1) 好一会儿;略久,稍久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 项王?” 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久,羽旌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韩立马良久。——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感我此言良久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很久,甚久 良久乃去。——《三国演义》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顺流(1).顺着地势而流动。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百川顺流,各归其所。” 汉 焦赣 《易林·临之革》:“百川顺流,民安其居。”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他的船也许因舟人的努力或是水势的顺流,再摇一两橹,就到对面的水埠了。” (2).顺着水流。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二:“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竺 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径至 周瑜 大寨前。”《明史·常遇春传》:“有败舟顺流下,触 遇春 舟乃脱。” (3).比喻顺应社会潮流。《史记·萧相国世家论》:“及 汉 兴,依日月之末光, 何 谨守管籥,因民之疾 秦 法,顺流与之更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4).指与前进方向一致的水流。 晋 陆机 《辨亡论上》:“羽檝万计,龙跃顺流,鋭骑千旅,虎步原隰。” 晋 束晳 《补亡诗·由庚》:“兽在於草,鱼跃顺流。” (5).比喻安定的社会。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使平世顺流,以任宰执藩镇,其才岂减於 李德裕 、 张居正 哉!” (6).顺利,顺当。《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长儿 赢得顺流,动了赌兴,问 再旺 道:‘还有钱么?’”甬剧《两兄弟》第三场:“﹝ 马宝凤 ﹞闷愁愁回转房门内--(进屋),保佑他生意顺流发大财。” (7).传说中的雷电名。《《说郛》卷一○九引《起世经》》:“东方有电名曰无厚,南方有电名曰顺流,西方有电名堕光明,北方有电名百生树。无厚与堕光明相触相对,顺流与百生(树)相触相对,故虚空云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电光。” 胜处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一再一次又一次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