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聚敛及盗臣,传语吾犹记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降旨将明兴等奏请捐廉归还运道工程例外津贴银两并准作正开销诗以志事》 全文: 参考注释聚敛课重税来搜刮(民财) 季氏富于 周公,而 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先进》 盗臣(1).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 郑玄 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新唐书·食货志一》:“盗臣诚可恶,然一人之害尔。聚敛之臣用,则经常之法坏,而天下不胜其弊矣。” (2).叛臣;簒夺之臣。 唐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马公行状》:“﹝ 建中 四年﹞冬十月,盗臣窃发,鑾輅狩于近郊。”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 昭宗 亲兵既尽, 朱温 羽翼已就, 行密 辈崎嶇於一邦,初务养练,不能遽成,此内外俱轻,盗臣得志之患也。”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子家羁》:“ 鲁 有盗臣,擅国自恣。 昭公 寡谋,躁以失位。”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今之称诗坛渠率者,日暮途穷, 东山 再出,曲学阿世,迎合时宰,不惜为盗臣民贼之功狗。” (3).盗名欺世的官吏。 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威福劫民,是曰权臣;德惠媚民,是曰盗臣。” 传语传话。《国语·周语上》:“百工諫,庶人传语。” 韦昭 注:“百工卑贱,见时得失不得达,传以语王也。”《后汉书·清河王刘庆传》:“帝将诛 竇氏 ……又令 庆 传语中常侍 郑众 求索故事。” 唐 岑参 《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倘见 达夫 先生,并乞传语平安为托。”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