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维的《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全文: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
 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
 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
 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
 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
 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
 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
 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
 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
 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
 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
 隐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
 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
 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
 只应君与予。
 设[四↑且↓]守[繁体“才”去“纟”]兔。
 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
 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
 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
 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
 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
 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
 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
 邀予谷口真。
 
 参考注释空林(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偃蹇(1) 高耸 (2) 骄横;傲慢 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困顿;窘迫 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 (4)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