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栻的《送甘甥可大从定叟弟之桂林》 全文: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原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名句书法欣赏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刮目(1).拭目。谓改变旧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子云 ( 萧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书·张廷珪传》:“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宋  苏舜钦 《送李冀州》诗:“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3).谓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百忧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