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况乃昨近望晴切,偶见云缕生嗟吁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遣兴放言》 全文: 参考注释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云缕(1).像白云一样袅袅不绝的丝缕。 宋 高观国 《隔浦莲·七夕》词:“柔情不尽,好似冰綃云缕。” (2).轻柔飘洒如云的织物。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之二:“不御铅华如国色,秖裁云缕想仙装。” (3).缭绕的烟篆。 宋 陆游 《梦游山寺焚香煮茗甚适既觉怅然》诗:“毫盏雪涛驱滞思,篆盘云缕洗尘襟。” (4).柔美的长发。 宋 卢祖皋 《卜算子》词:“簟冷捲风漪,髻滑抛云缕。” (5).轻柔的雨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细雨滴残秋,盼迢遥千里含愁,瀟瀟云缕抛红豆。” 嗟吁伤感长叹。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元 张可久 《一半儿·落花》曲:“枝上翠阴啼鷓鴣。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婚姻已定难更改,空自嗟吁气恼添。”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