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吴子妙年即秀颖,只字过眼终无忘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凤的《送吴立夫》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吴子(1).对 战国 卫 人 吴起 的敬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吴子 曰:‘待公而食。’”《南史·陈伯之传》:“所以 廉公 之思 赵 将, 吴子 之泣 西河 ,人之情也。” (2). 南北朝 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南史·檀道济传》:“ 魏 人闻之,皆曰:‘ 道济 已死,吴子辈不足復惮。’”参见“ 傖父 ”。 妙年指少壮之年。《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终军 以妙年使 越 。”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贺铸 《南乡子》词:“眉宇有餘妍,初破瓜时正妙年。” 清 李渔 《比目鱼·赠行》:“你乘此妙年,正该出去应举。”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人在这样情形下,既非圣贤,难免要有点牢骚,而 唐文君 虽在妙年,竟也象老婆子那样咀碎。” 秀颖(1).优异聪颖。 宋 王安石 《谢手诏索文字表》:“臣生非秀颖,众谓迂愚,徒以弱龄粗知强学。” 明 李贽 《答刘晋川书》:“令郎外似痴而胸中实秀颖,包含大志,特一向未遇明师友耳。”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 (2).指优异聪颖之士。《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故大司农 楼玄 、散骑中常侍 王蕃 、少府 李勗 ,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 只字(1).一个字。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片言隻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跡,皆可推校。”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胡为议论独见假,隻字片纸皆藏收。” 清 李玉 《清忠谱·哭追》:“我们驾上差人,靠着皇帝老子的势头,谁敢道隻字?” (2).借指点滴消息。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况且我已经有六个月不得故乡只字。” 过眼(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