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溪生病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 小兔往小溪里扔纸屑;小猴往小溪里丢果皮;小猪往小溪里倒垃圾…… 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小动物们急了:小溪生病了,快去请医生。小鸟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大家听了,仔细想想,都不好意思了。 小兔不往小溪里扔纸屑了,小猴不往小溪里丢果皮了,小猪也不往小溪里倒垃圾了…… 又过了些日子,小溪病好了。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他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 【教材简说】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童话故事,形式是连环画。共有五幅图画,配有五段说明文字。课文讲述了小兔、小羊、小猴向小溪里扔纸屑、丢果皮、倒垃圾,使清清的小溪变臭进而生病了。他们着急地请小鸟帮忙找医生,小鸟说他们自己就是医生,小动物们终于明白了小溪生病的原因,又使小溪变得清澈了。故事浅显、通俗易懂。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自主增识生字,有选择地积累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小溪生病和变清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强化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方案一】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大概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吧?谁来回忆一下你生病时的感受?(生答。) 师:是啊,生了病是很难受的。最近老师听说了一件奇怪的事,山谷里的一条美丽的小溪也生病了。(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溪水哗哗流动的画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小溪生病了》。(板书课题,先写拼音,然后写汉字。并齐读。) 师:大家看,文文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她感到很奇怪,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读文文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帮她解答一下她的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我们来和文文进行一次读课文比赛。 课件1,文文画外音:我能看拼音读课文,你能吗?(学生看拼音自由读课文。) 课件2,文文画外音:我能看汉字读课文,你能吗?(①看汉字读课文的时候,如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学习;②把文后双线格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③学生看汉字自由读课文。) 课件3,文文画外音:我能读给大家听,你能吗?(①先动笔给课文标出自然段;②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 课件4,文文画外音:你们读得真不错呀!(我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大家都读懂了什么呢?)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通过反复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小溪也是会生病的。那小溪生病之前是什么样子呢?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课件体会小溪“清清的”、“绿绿的”、“唱着欢乐的歌”的美丽景象。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注意抓住“清清的”、“绿绿的”、“天天”、“欢乐的”等词语体会和评议朗读时的语气。 4.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美”的语气。 师:小溪原来是又美丽又健康的。可它怎么会生病了呢?它是怎么得病的?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结合课件体会“变黑了”、“变臭了”的景象。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注意抓住“一天天”、“变黑了”等关键词语,并体会和评议朗读时的语气。 4.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难受”的语气。 5.如果你就是生活在小溪边的小动物,看到小溪生病了,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师:小动物们请小鸟来帮忙找医生给小溪看病,那它们找到医生了吗?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重点引导理解小鸟的话的意思和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 3.指名读此段,强化理解。 师:后来小溪的病好了吗? 1.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2. 结合课件体会小溪病好之后的欢乐心情。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注意抓住“又”、“清清的”等词语体会和评议朗读时语气。 4.再读此段,注意读出“欢乐”的语气。 师:课文我们读完了,那你读懂了吗?谁能给大家统一说小溪为什么生病了?后来它的病是怎么好的? 1.学生自由汇报。 2.怎样保护小溪。(可引导学生采取“小小提示牌”活动) 3.同桌或小组讨论“小小提示牌”活动方案,并评出“最佳创意奖”。 四、谈本课的感受 五、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如果我们不爱护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生病的。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并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我们周围的人,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 【教学方案二】 一、进入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人和动物都会生病,最近老师听说了一件怪事,山谷里一条美丽的小溪也生病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小溪生病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生:小溪为什么会生病?它是怎么生病的?小溪的病最后好没好?有没有人给小溪治病?…)恩,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我们就一同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请同学们再轻声读一遍课文,这次比一比谁读得更流利一些?并把文中双线格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3.小朋友读得很专心,现在请大家找一找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汇报) 4.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现在哪位小朋友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段朗读。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生病前 1.同学们没用老师帮忙就把课文读好了,那么刚才我们提的问题是不是都通过读课文解决了呢?现在老师可想问问了,小溪生病前是什么样的?(清清的、绿绿的、健康的……) 2. 是啊,这条小溪清清的、绿绿的,整天唱着欢快的歌,那么你能读出小溪的高兴、快乐的样子吗?(指名读文。师生评议:抓住“清清的”“绿绿的”“天天”和“欢乐的”等词语体会和评议朗读时的语气。) 3.老师觉得快乐还不够,我们还得在表情上把它表现出来,行吗?谁愿意来读?(指名再读) 4.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不好?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的快乐了。 (二)学习生病时 1.可是,这么一条清澈快乐的小溪怎么会生病了呢?谁能在课文中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谁来读一读? 2.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让小溪生病的吗? 3.就这三个小动物往小溪里扔纸屑、丢果皮、倒垃圾吗?(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省略号)我们想一想,还有谁可能会怎么做呢? 4.看看生病后的小溪什么样?课文中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读出小溪的难过、痛苦。) 5.间休。健康不仅对小溪,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让小溪恢复健康。 6.刚才我们提出问题,通过认真读书还解决了问题,你们真会读书。老师请同学帮个忙,现在老师也有个问题想让你们帮助解决一下,小溪生的病是谁治好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重点引导理解小鸟的话的意思和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 7.小溪的病治好了,它又变成了什么样?是什么样的心情?(指导朗读:体会小溪病好之后的欢乐心情) 四、走进生活,拓展延伸 1.课文我们读完了,那小溪病好了,他会对小动物说些什么呢?(自由交流) 2.猜猜小动物们现在会做些什么呢? 3.除了把小溪里的垃圾清除掉以外,还有什么好办法来美化小溪呢?同学们快想想办法。行动起来吧!(学生合作让小溪变的更美,有的在小溪边画花草,有的在小溪边立警示牌……) 4.小溪的病好了,他会对小动物说些什么呢?(学生答)恢复健康的小溪又在一路欢歌向前流淌,它要把小朋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事告诉给每一个人。同学们,小动物都知道保护环境了,那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是啊,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的生活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教学方案三】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 说说你在哪儿见过小溪,它是怎么样的? 2 读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 3 教“的”:开火车读词语“清清的、绿绿的”(“的”读轻声) 4 听故事,看动画。想一想:小溪生病时变成了什么样?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看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动画,整体感知课文。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1~3节课文 1 听后交流,读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1)教“变”:学生读准音——给“变”找朋友(扩词) (2)教“黑”: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白) 2 出示课题。《小溪生病了》 (读准“生病”两个字的后鼻音。) 3 再听故事,思考:小溪为什么会生病? 4 交流。 5 学生字:“扔、丢。” (1)教“扔”:正音——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折钩”——书空右半部分——动作演示:体会为什么是“扌”。 (2)教“丢”: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6 读第2节。(自由轻声读——分组读。) 7 师生接读1~3节。 说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散学习“的、变、黑、扔、丢”。其中的生字教学各有侧重:“的”着重在字音的指导上;“扔”字教会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折钩”,学“丢”字则鼓励学生从字的某些基本特征展开想象记忆。 (二)学习课文4~5节。 1 出示4~5节。 2 读词语:“自己”“仔细”。 3 小组自学生字“己、仔、细” 说明: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因此这一环节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4 轻声读4~5节——指名二人读。 5 做填空题:“小动物们自己当(),再也不把()、()和()往小溪里扔了,小溪的病好了。 6 学生质疑。 小动物们为什么急了? 小鸟为什么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 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他们在想什么? 7 小组合作,选择问题讨论。 8 交流。 说明: 阅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应从小培养。这一环节通过学生提问、朗读、讨论、解答,来读懂课文,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9 小组赛读4~5节。 (三)学习课文第6节。 1 出示第6节。 2 自学生字“串”: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串”? 3 三人分句读。 4 同桌互读。 5 配乐朗读。 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6 说话练习:小溪病好了,它()地对小动物说:“()。” 说明: 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其中第一个括号可以让学生进行换词的练习,如“高兴、开心、兴高采烈”等,以此体会小溪快乐的心情。另外,教师的评价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 三、指导描摹 1 师:出示“扔、生”,读一读。 2 复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练习书空。 3 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扔、生”。 4 描摹“扔、生”。 说明: 写字指导重在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指导学生找到关键笔画“横折折折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会看贴摹字是学生练习写好字的很要重要的途径。 四、复习巩固 1 捉螃蟹游戏。 (巩固词语:生病、扔掉、丢失、黑色、自己、仔细、一串串、变化) 说明: 出示许多彩纸制成的“螃蟹”,上面写着许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读出词语,就算捉到螃蟹。通过有趣的“捉螃蟹”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所学生字。 2 配乐朗读全文。 3 课后作业: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说明: 课后让学生收集资料,可以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4 小结:地球是我们家园,我们人人都要爱护它。希望小朋友都有环保意识,让我们上海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